2月27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一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曲艺专场彩排正在进行。记者看到,台上一位身着长衫的男演员正在说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说到精彩处,台下担任节目审查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教授忍不住大声喝彩:“好!”这使记者不由想起田青在一次看完古琴《流水》演奏时说的话:“简直太美了!我要是古人,一定在击节三叹之后,再呜呼三声,然后再痛痛快快地喊一句‘美哉’!”正是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挚爱和率真的性格,使田青在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和发展时,充满了“学侠”的激情、睿智和使命感。
记者:田教授,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是怎样的?刚才看到那些曲艺节目、地方戏种的表演都很精彩,这些传统文化现在的生存状态如何?
田青: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几乎被“全都踏倒”了!我们的文化遗产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正面临着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危险境地。过去,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文革”十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是“空前绝后”的。但实际上,有些地方近20年来的“建设性破坏”,无论就其烈度还是就其广度和时间长度来说,都远远超过十年动乱。虽然也有不少人呼吁,但文人的声音、知识分子的良知同某些政府官员的“上进心”比起来实在太微弱了!我看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令人痛心:每一分钟,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个剧种、一种技艺永远地消失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地方剧种还有300多个,而现在却不到50个了。那200多个剧种哪儿去了?消失了!仅以山西省的地方戏为例,上世纪80年代尚有52个剧种,现在却只剩下28个。而且,就消失在我们眼前!就消失在我们这一代!十几年前我去采风时还希望能发现一首新的民歌,但现在我到任何地方都不再有这种奢望,我只是希望那个地方还有人会唱那时候的歌。
记者:提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句话,那么,又该如何定义糟粕和精华呢?二者是否完全分得开?
田青:首先要明确的是,仅仅用“精华糟粕二元论”来审视我们有着几千年历史和56个民族的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是远远不够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与其共存共生的文化。不同时代对精华糟粕的定义是不同的。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目下的当务之急,一是要生存,二是要温饱,三是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我认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在上世纪20年代的责任与在今天的责任,是有所不同的。在一个积贫积弱、被列强欺侮,没有生存可能、温饱条件、发展机会的时代,为了民族的复兴,反思自己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把民族落后挨打的原因完全归结为传统文化,则过于简单。
记者:怎样定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可以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来判断文化现象的“先进”与“落后”吗?
田青:这与“精华糟粕”类似,在许多人看来,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少数民族的文化是“落后”的,理所应当被比它“先进”的文化所取代。我认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既与相关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产生这种文化的土壤与背景包括民族、地域的独特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原则、风俗习惯有关。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来判断某种文化现象的“先进”与“落后”,更不能以我们自己的审美原则和审美习惯来判断在完全与我们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例,这些在农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至今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仅仅因为这些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便认为它们属于“落后”文化,无疑是对文化“先进”与“落后”的错误理解。
记者: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真正危机是什么?我们今天保护原生态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田青:对传统文化最可怕的颠覆是民众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忽略、遗忘与背弃,是民众审美观和娱乐方式在电视等当代媒体的狂轰滥炸下的巨大改变。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社会背景,电视等主流媒体在目前中国社会扮演的角色是复杂的,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们不用看电视都能认出每个人的音色,但现在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看电视也不认识了,因为连化妆都一样了。有人说我们的音乐学院正在“批量生产罐头歌手”。在地方戏种方面,除了像秦腔等较大的戏种还得以保存外,很多地方戏,尤其是南方一些小的地方戏几乎荡然无存。今天,也像我们当年曾经多少次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大自然和人类生存的环境一样,看不到我们在快速发展的成绩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可怕的、灾难性的危险———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丢失自我、丢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伟大文化传统,迷失在物质进步和“与世界接轨”的浪潮中。
记者:社会总是在发展,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化艺术也会“与时俱进”,在保护非物质遗产方面,该如何看待它与发展的关系?
田青:现在,中国社会最大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发展”,每个人、每件事,都要发展。从整体看,人类文化当然是不断发展的,当然是由不断的死亡和重生组成的。宋词取代唐诗是发展,但不过是把齐言体的诗变成长短句的词,审美的情趣和文化内涵还是一脉相承的;元曲取代宋词也是发展,但支撑它的思想和精神同样没有实质的改变,还是儒释道的思想。在这些“发展”里,表现方式和手法在变,但只是量变而不是质变。而当今社会的巨变,是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甚至人类原有的知识系统已经无法面对。因此,我多次表明我的主张:在传统文化的领域里,先谈抢救、先谈保护,不要盲目谈发展。道理和愿望是好的,但不能要求一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去参加奥运会,去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