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提出
“南海I号”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无法回答。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比喻。关于“南海I号”最著名的两个比喻,一是“价值堪比兵马俑”,一是“海上敦煌”。广东省文化厅主管文博的副厅长景李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则提出,以上表示比喻不恰当,“南海I号”的定位应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新坐标!”
“新坐标”VS“海上敦煌”
提出“海上敦煌”说的中大教授黄伟宗对媒体表示:“南海I号”在自身的地位、价值判断上可以有多种阐释,但是不应该抛弃“海上敦煌”的说法。这是“南海I号”未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国际广泛认可的一条捷径。
广东省文化厅主管文博的副厅长景李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价值堪比兵马俑”、“水下长城”、“水下故宫”、“海上敦煌”,这些说法通俗易懂吸引眼球,“只是,这些对比的基础不存在,类比也非常不恰当。”
景李虎认为,敦煌是在西北内陆浓厚的宗教氛围里形成的文化结晶,和“南海I号”通过海外贸易折射出宋代社会方方面面的性质完全不一样,无法对比;兵马俑是帝王陵墓的陪葬物,和“南海I号”无论在时间、性质等方面都不可比。“我们对‘南海I号’的定位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新坐标!”
“新坐标说”的三个依据
景李虎说,理解“南海I号”,可以分三个层次。首先,“南海I号”是整个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发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字记载很多,但需要载体去呈现,否则历史就是虚的。有了“南海I号”,海丝路就活色生香起来了。应该说,“南海I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
其次,“南海I号”对广东的意义。“南海I号”证明了一个观点:广东背靠中原,面向大海,对于远洋航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广东人由此走向了全世界,于是移民产生了,华侨出现了。他们又带回了外国的创新的思想和制度以及生产技术乃至生活方式,于是才有了辛亥革命这些近代史上的大事。通过文物古迹形象地解读广东的历史,解读广东与众不同的文化,“南海I号”是一个绝好的载体。
第三,理解“南海I号”本身,有对内和对外两条线:对内,通过“南海I号”整体打捞和文物研究,建立一个严密的学科体系,使之成为水下考古的标准系统;对外,通过对“南海I号”出土文物的研究,在海运史、陶瓷史、贸易史、航海史、科技史、文化史以及复原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提出新的证据和课题。
“就是这三个层面,让‘南海I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