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6月24日拍摄的杭州西湖一角(拼接图片)。新华社发(龙巍 摄)
西湖申遗实地考察的“考官”是谁、都考了些啥题目……
记者为你一一揭秘:申遗大考,西湖如何“考”出高分
站在西湖申遗成功的时间节点上,回望过去,会发现有许多感慨、也有许多只有经历其中的人才能读懂的微笑,因为有太多的细节让我们无法忘怀。
2010年9月27—29日,这是在西湖申遗路上留下了铿锵足印的三天——这三天,是西湖申遗大考的时间:ICOMOS韩国专家朴素贤,在这三天中完成了对西湖的实地考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刘颖向我们解读这次“申遗大考”:“ICOMOS专家实地考察的重点是了解遗产的保护管理及其面临的压力。由于朴素贤教授长期在美国和韩国从事城市规划教学研究和编制规划设计工作,她对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及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管理等方面非常专业也很感兴趣。”
为什么说这是一次值得大书一笔的“大考”?因为在这次实地考察后,2010年10月底,朴素贤出具了评估报告,并递交至ICOMOS总部。在之后所有的申报评估环节中,最基本的要素有2个:一个是申遗文本的价值陈述;另一个就是朴教授出具的现场评估报告,她对西湖现状的保护管理保障核实之后,接下来进入遗产价值的认定步骤。
因此这份评估报告,在西湖的审议过程中举足轻重。因为“考官”朴素贤的这份报告,也因为认真严谨的她认可了西湖遗产的价值,所以才有了现在申遗成功的起点。
事实证明,这次申遗大考,西湖得了一个高分。
这三天,是西湖直面“申遗”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三天里,朴素贤给西湖出了什么题,看了什么景,许多读者都十分好奇。
西湖千面,究竟是怎样的西湖,最终打动了考官的心?在这次申遗大考中,西湖又是如何“考”出高分的?
朴素贤结束考察的那一天,她接连用四个“没想到”概括了对这次考察的总体感受:没想到杭州的城市发展如此有活力;没想到西湖的景色和保护管理比文本描述的还要好;没想到西湖申报区没有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没想到西湖文化景观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