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与我》堪称一本百年奇书,英国男爵回忆与慈禧的六年情史,牛津大学图书馆尘封六十八载的手稿回忆录一经问世便掀起轩然大坡,孰真孰假争论不休。无论《太后与我》作者埃德蒙8226;特拉内8226;巴恪思所言是否属实,《太后与我》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晚清神秘皇室生活的第一人称独特视角。
8月17日的上海书展中,“百年奇书《太后与我》的是是非非”如期开场,《太后与我》海外版权人晏格文和该书译者王笑歌第一次一同与读者坐在一处,揭秘《太后与我》坎坷的问世之路与翻译历程。
海外版权人晏格文VS译者王笑歌 晏格文的名字很有来头,“晏”取自他在香港时的粤语启蒙老师的姓,而“格文”是查良镛(金庸)所取。他与金庸相识于1979年,至今仍然保持着联系。
1984年,晏格文长居中国,他是著名媒体人,曾任路透社亚太地区总编,伦敦日报总编;他是作家,著有中国旅游指导《中国自由行》、《徒步中国》和《老上海记》等大量书籍;他是译者,是他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书剑恩仇录》译成英文版本,带往英国;他是玩票歌者,尝试填词谱曲,乐此不疲,时至今日已发行了两张唱片。
晏格文很英俊,会说普通话和粤语,他以英国人特有的幽默用上海话和读者打招呼:“我是英国人,我会一点上海话,向大家问好!”言语间果真有几分上海味道。
王笑歌,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她是翻译家,译有《太后与我》、《聚焦:决定你公司的未来》、《迪士尼电影英语系列》等作品;她是作家,著有《爱是一场奢华之旅》、《庭外和解》等书籍。
王笑歌很美,一袭湖蓝色连衣裙衬得她摇曳生姿。活动开始前,她发微博向读者报告行踪,两字一图:“就位!”不矫情,不做作。
而当他们因《太后与我》坐在一起时,晏格文不时打着手势的大气幽默与王笑歌如涓涓细流般潺潺道来的温软语调相互碰撞着,感染着读者。
《太后与我》的前世今生
《太后与我》海外版权人晏格文在上世纪70年代听说有这样一本书。历史终将荣归真实,而对于真实,每个人都在寻觅的路途中。这部以英国男爵为视角的讲述的与慈禧情史手稿,引起了晏格文的极大兴趣。在许多年的寻找后,晏格文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找到了这部心心念念的手稿。手稿存有三个版本,并不完整,每个版本的手稿间也存有不一致之处。晏格文以一个成熟的、著名的出版人身份和他的团队一起,耗时两年为出版手稿做足准备,足见其对《太后与我》所倾注的心血和力量。谈及原因,晏格文一连说了三个有:“因为这本书有趣、有价值、有历史。能出版这本书,我觉得很荣幸。”
在海外发行后,精典博维将《太后与我》引入内地,请王笑歌为该书翻译。
译者身份的王笑歌,平时接触到的是没有生命的企业翻译与合同翻译,涉及到的文学翻译皆是像《哈利波特》、《暮光之城》一类现代化语言的作品。《太后与我》的作者埃德蒙8226;特拉内8226;巴恪思1898年来到中国,精通满文和蒙文,对中国的文化了解颇深,对中国的文字运用地行云流水,字里行间有古朴的味道。故此,她第一次看到这部手稿时,尽管只有前面的三页纸稿,已极喜爱。
这一次的翻译,王笑歌没有急于动笔,她用两个月的时间重新品读《红楼梦》、《品花宝鉴》与《金瓶梅》,当心里的感觉酝酿到不得不爆发时,才开始翻译。王笑歌说:“只有这样,才能够,我不敢说还原,至少能够展现作者原文的文字魅力和作品的内涵。”
饶是如此,王笑歌仍谦虚:“手稿中有很多中文是无法模仿的。这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我的翻译不能和他媲美。”她感谢晏格文和他的团队们为整理这部手稿所作出的努力,“《太后与我》非常复杂,有拉丁语、俄语、日语、法语、希腊语,交到我的手里时已全部整理成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