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黄剑华
常璩《华阳国志》记载李冰为蜀守的时候,说“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仿佛若见神,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珪璧沉濆”。后来的《水经注·江水》中也有相同记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史料,透露了古代蜀人流传已久的天门观念。有学者将常璩于此处说的“神”解释为江神,实际上其含义可能更广泛一些。扬雄《蜀王本纪》对此就说得比较清楚,说李冰为蜀守时,“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
天门的说法,起源颇早。《楚辞·九歌·大司命》中就有“广开兮天门”的想象,《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天门,日月所入”的传说,《淮南子·原道训》有“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的说法。古籍中的这些记载,说明古人相信天神居住之处也是有门户的,天门即为群神之阙,是进入天国的入口。从记载看,天门之说主要流行于岷山之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我们虽然不能武断地说天门之说是古代蜀人享有的专利,但将灵魂与天门观念联系在一起,却是蜀地的一大习俗,这与古蜀先民将岷山视为祖地显然有很大的关系。扬雄与常璩记述的天彭阙或天彭门,其实也就是天阙或天门之意。诚如蒙文通先生所说“古时中原说人死后魂魄归泰山,巴蜀说魂魄归天彭门,东北方面又说魂魄归赤山,这都是原始宗教巫师的说法,显然各为系统。从这一点看,巴蜀神仙宗教说不妨是独立的,别自为系”。
巴蜀地区的考古发现对此也有很好的印证。三星堆出土的玉璋图案,刻画了古代蜀人祭祀神山的情景,在两座神山之间就刻画了象征天门的符号。由此可见,早在商周时期古代蜀人就已经有了天门观念。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玉兽面纹斧形器上,刻画有“冂”字形边栏纹饰,作为天门敞开的象征,暗喻着灵魂进入天门回归祖地的畅通,也对古蜀时代的天门观念作了精妙的刻画。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玉器图案所揭示的这一古蜀早期魂归天门观念,到了秦汉时期依然盛行。特别是两汉时期,巴蜀地区的人们还将这一观念采用图像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刻画在了埋入地下的石棺画像与铜牌饰上。譬如1988年1月在简阳鬼头山东汉崖墓出土的3号石棺,画像双阙上方就镌刻有醒目的“天门”二字,20世纪80年代在巫山东汉墓出土的7件鎏金铜牌饰双阙图案上也有双钩笔法刻出的“天门”二字,都说明了古代蜀人魂归天门观念在巴蜀地区的长期流传与演化发展。还有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的彩绘帛画,同样表达了“引魂升天”迎送墓主人升入天门的观念,反映了古蜀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
我们将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结合起来看,可知天门观念作为古代蜀人的一种精神崇尚,商周时期已盛行于岷江流域。这一观念后来对蜀国周边地区也产生了影响,并开始了由岷江流域向长江中游地区的传播,到了汉代已成为巴蜀与楚地一种共同的信仰习俗。李冰担任蜀守的时候,对古代蜀人的这种信仰习俗表现得非常尊重,采用了规格很高的祭祀方式就是例证。后来汉代也继承了李冰的做法。常璩说“汉兴,数使使者祭之”,便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