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再造古城”之风盛行,有的要重现历史上的某些胜景,有的利用名人故里大做文章,花费巨资打造以此命名的文化园城,美其名曰“弘扬”传统文化,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此举荒谬之极,“那是一种弘扬吗?俄罗斯人为什么不建一个托尔斯泰或普希金文化产业园?”
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长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各地“再造古城”之风盛行,河南开封千亿 “再造汴京”,类似的还有山西大同等地,不久前,“复制凤凰古城”虽后被证实为噱头,但也确有“再造一座古城”分流“老城”人流的想法,美其名曰此举是为了保护老城。还有的地方则利用名人故里大做文章,花费巨资打造以其命名的文化城或文化园区,贾平凹作家村、郭沫若文化城……举不胜举。
冯骥才认为,这种现象是两种因素在起作用:一是文化的产业化,二是文化的政绩化。在他看来,此举本身荒谬之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耻辱。”但也有观点认为,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冯骥才直言,“那是一种弘扬吗?为什么德国人或者奥地利人不建一个施特劳斯花园,或者贝多芬文化产业园呢?俄罗斯人为什么不建一个托尔斯泰或者普希金产业园,你说这不荒唐吗?”
在冯骥才看来,政府应该做的应该是文化立法,执法,而文化本身的事情,应该更多地让文化人自己去做。作为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坦言,非遗保护在中国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据悉,国务院批准公布了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219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也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566项。这么庞大的数目,在他看来,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据悉,政府建立名录制度,除了日韩以外,很多国家都没有,“我们的很多地方政府把申遗当作政绩工程来做,但是在中国不搞名录,大家又不重视。”
他坦言,这是一个两难的悖论。非遗的真正意义,在他看来,应该是生活的一种文化方式,比如丰收季节,用一种特别的舞蹈来表达丰收的喜悦,非遗的传承,应该是人们在生活中还依然热爱它,它还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民间艺术是大家需要享受的,不是拿给旅客看的。”
据介绍,长年在基层作调研,冯骥才发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评定了,但是已经名存实亡,或者已经变味了。很多传承人有的到城里干活,根本不做了,还有的人干脆带着非遗到城市里来挣钱了。“我一直倡议要建立红黄牌制度,但是到现在没有一项被撤掉。”他说。
近两年,冯骥才又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保护古村落,今年他还考察了好几个古村落。去年,一次座谈会上,他向总理提出了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得到了支持,建设部来找到他,大家定下规划,派专家组先作试点调查,然后推广普查,现在基本普查弄清楚了,这个数字很惊人,在2000年时,中国所有的古村落是370万个,到2010年,还剩下261万个,10年丢失90万个,一年就9万个,平均到每一天是多少?
“耽误一天,很多古村落就没了,你要一想起这个,你心里就冒火。”每念及此,他就掩饰不住地情绪激动。他说下一步工作,要进入专家审定、甄别,然后确定保护方式,目前这项工作有点停滞,因为需要几个部委之间的协调。他说,将坚定地推动这件事情的进展,这是自己70岁后必须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