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群出土的铜代钩、铜斧、铜钱等物品。
株洲攸县皇图岭东汉墓群。本组图片均为王峰 摄
株洲攸县皇图岭汉墓群发掘完毕,出土500余件文物,尤其令人惊喜的是——
东汉墓发现发达排水系统
记者昨日从株洲文物局获悉,历时2个多月,攸县皇图岭镇谭家村鹅形岭墓群野外发掘工作全部完成。此次共发掘古墓15座,出土文物500余件,主要以陶器、铁器、铜器为主。目前,考古工作已进入室内整理阶段,考古人员将对出土文物进行修复、编号,并作进一步研究。
出土多枚王莽时期货币
15座古墓中出土了500余件文物,出土物品较为丰富,包括铜钱、铜斧、铜代钩、铜镜、铁剑、陶饼、陶俑等等。
出土文物中,最大发现是在4号、7号和11号墓中共出土三种纪年砖,这也是首次在同一墓室发现两种不同年份的纪年砖;其次出土了6面铜镜,这些铜镜纹饰和品相非常精致,代表了当时较高的工艺水准。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了百余枚铜钱,其中有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期的货币——货泉,还有部分铜钱由于年代久远,表面已被腐蚀,无法辨认上面的字迹,有待进一步考证。
此外在几座墓室中,均出土陶制猪圈模型,可清晰看到喂猪槽和进食的小猪,惟妙惟肖。而首次发现的陶饼也被专家猜测可能是仿照当时贵重货币金饼而制的冥币。
古墓排水系统很独特
此次发掘的15座汉墓各具特色,其中10号墓配套埋设了排水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为了保持墓室内的干燥,这在株洲考古史上比较少见。”王峰介绍,考古人员挖掘了1.4米左右深时(之前此地为基建项目,已挖掉了1米多深泥土),发现了这个排水系统,“排水管道”是由瓦当组合而成,半圆型的瓦当覆盖在地面上,确保墓室内的积水能够即时的排出去。
“这个排水系统不但做地比较精细,而且考虑了风水问题。”王峰解释道,“排水管道”从墓室延伸出来5米,本可继续延伸,可修建时却拐了一个90度的弯,考古专家们推断,正是考虑了风水原因才如此修建,考古人员只挖掘了5.8米,据推断该“排水管道”应该有30多米长。
墓主为当地富裕平民
据了解,这是株洲自1985年攸县网岭墓群发掘后最大规模的墓群发掘。发掘的15座墓中,除一座墓可能是东汉早期所建以外,其他14座古墓年代应均为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均未发现尸骨及葬具。
株洲文物局考古队队长王峰介绍,这主要是因为株洲地区的土壤均为红壤,带有较重的酸性,把尸骨与葬具都腐蚀掉了。而由于当时的墓葬很少使用墓志铭,这次除纪年砖外,未出土其他带文字的器物,只能从墓葬规格与出土器物粗略推断墓主的身份地位。考古专家们推断,此次发掘的墓葬为当地较富裕平民之墓。
王峰表示,对攸县皇图岭古墓群的发掘,出土的纪年砖可作为以后考古工作中对东汉晚期墓断代的时间标尺。而古墓中首次发现的墓壁凹槽(本报曾报道过),则为株洲的考古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