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庸在北京大学即将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有人质疑金庸是否有空来北大上课,博士论文是否通过等问题。而本报记者了解到,直至昨天,这些问题全部无解,北大并没有透露更多细节。华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导陈江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为了规避“暗箱操作”之嫌,高校应该主动披露名人修读过程、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等细节。
金庸近年被视为“终身学习”的楷模,2010年他以86岁高龄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而就在此前一年,金庸已在北大开始了争取第二个博士学位的历程。
值得注意的是,金庸所读的博士,都是货真价实的正式学位,虽然金庸早已是多所高校的荣誉博士和名誉教授,但是老先生显然更看重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获得真正的学位。
但是时至昨天,目前所知的情况仅为金庸在2009年入北大国学院读博,导师是北大教授袁行霈。北大也只是确认了金庸在读博士的事实,至于细节,则不见有任何透露。此种情形也加重了社会上对读博背后可能的“暗箱操作”的议论。
有网友说,金庸所读并非荣誉博士,而是全日制博士,以金庸的身体状况,必不能经常往返京港两地,既然不能到校学习,又如何修满课程得以毕业?已经有北大学生曝出公开课上老师点名“查良镛”,无人应答。
当然人们疑惑最多的是金庸博士论文写了什么,又如何写。毕竟金庸封笔多年,二三十万字的博士论文可视作他老年难得的作品。可是金庸已经89岁,他又是如何完成这部巨作?
华师大博导陈江教授昨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在把高学历与高能力挂钩的年代,名人读研确实曾在高校兴起,当然此过程也有不少不太规范之处,比如导师一般是对研究生一对一面授,而由于这些名人社会事务繁忙,导师也会“网开一面”,在名人不上课的情况下算他们修满学分。
至于毕业论文,也曾发生过名人让秘书代写之类的事。或许正因为有这些不规范的情况发生,人们对作为老牌名人的金庸此次读博才会有所议论。
在陈江看来,读博的越是名人,相关的高校越应该增强透明度。“比如主动披露名人读研的修读过程,导师是谁,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专家有哪些人。”陈江表示,高校只有主动透露更多细节,才会让社会相信名人读研的过程也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陈江还透露,按照国家学位办的相关规定,博士论文都将上网供人查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早明年人们就可以在网上看到金庸的博士论文。此外,博士在校期间的课堂成绩、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名单,以及博士论文成绩也都将归档备查,届时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和机构,通过履行相应的程序,也可以查阅到这些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