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上午从中国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获悉,我国首次发现白垩纪早期真蜥脚类恐龙。
这一发现为研究这类恐龙演化的复杂性提供了化石证据,对研究我国南方地区该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及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这一恐龙被命名为“何氏六榜龙”。目前,这个身长18米、头高6米的“何氏六榜龙”已经在广西自然博物馆露天恐龙园装架展出。
这一结论发表在2010年12月最新一期《地质学报》(英文版)上。论文作者是广西自然博物馆莫进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以及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EricBuffetaut研究员。
研究介绍,发现的恐龙化石年代为白垩纪早期,距今1.3亿年。
《地质学报》(英文版)的编辑江少卿上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介绍,由于化石材料的零星和破碎,白垩纪早期蜥脚类恐龙的研究过去一直是恐龙研究当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如辽宁、甘肃和河南等地相继发现了许多较为重要的白垩纪早期蜥脚类恐龙化石材料,如东北巨龙、黄河巨龙和大厦巨龙等。
江少卿表示,广西扶绥“何氏六榜龙”的发现不仅给那派盆地蜥脚类恐龙演化的多样性提供了确切的古生物化石证据,同时也弥补了我国南方地区白垩纪早期蜥脚类恐龙化石研究的薄弱环节。
江少卿称,这对研究我国南方地区白垩纪早期恐龙动物群的组成,恢复我国南方地区该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及古环境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曾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