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绝非一个“概念”就能一呼百应,要求“物有所值”依然是网民最核心的需求
年关将至,知识付费的市场别有一番热闹:喜马拉雅举办第二届“123知识狂欢节”、知乎推出2017知识市场年度精选、网易有道的123好课节和云课堂的123咔嚓节轮番登场,令人眼花缭乱。
近两年来,互联网的“免费午餐”渐行渐远,知识付费成了时代“新宠”,在各种场合被频频提及。互联网的“巨无霸”与“独角兽”们摩拳擦掌,纷纷试水知识付费领域;通过内容创业的自媒体运营者,也期望以此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对网民而言,面对海量信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付费筛选出最有效的知识,填补等候、通勤、运动时形成的时间碎片,是一种有效的互联网学习方式。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有63.6%的受访者支持为知识付费,73.9%的受访者表示会为了获得某一问题的答案而去付费。
网民的欢迎,并不意味着知识付费业面临一片坦途。今年下半年,这个领域就被泼了不少冷水。8月,罗永浩宣布停更“创业课”;9月,网红Papi酱退出分答社区;而年底相继上线的“郭德纲首档音频脱口秀”“咪蒙职场提升课”等产品,反响普遍不高,甚至有用户要求退钱。根据此前企鹅智酷针对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消费者的调查,仅有38%的消费者表示满意,以后会继续使用,49.7%的消费者表示使用感受一般,12.3%表示不满意。
由此可见,知识付费绝非一个“概念”就能一呼百应,要求“物有所值”依然是网民最核心的需求。知识付费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许多内容生产者的确在吸引消费者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拿出不少“干货”“硬货”。但受利益驱使,部分平台运营者开始投机取巧,不再是“知识提供商”,而是“知识中间商”,成了内容的“剪刀手”和“搬运工”,令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们大失所望。
还有一些打着知识付费旗号的产品,其传播的内容其实很难被界定为“知识”。据之前媒体报道,有娱乐记者通过在某平台上爆料明星隐私,引来超过1.7万名用户付费实时参与,而某位网络名人通过32个问答,赚取了25万元。这让有的平台运营者产生知识付费等同粉丝经济的错觉。诚然,名人效应可以成为各大平台初期快速占领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运营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部分用户对于付费知识的需求,实际上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平台若只靠噱头和炒作,会让专业的知识生产者选择出走,而消费者们出于猎奇心理偶尔会为这类信息埋单,但新鲜感一过,他们也将弃平台而去。
虽然陷入了发展瓶颈,但知识付费这一块蛋糕并没有被放弃。新浪、搜狐、凤凰几个门户仍在内部测试知识付费的产品,钛媒体也发布了72问allin知识付费,虎嗅的《财报透露的真相》刚刚上线,36氪则继续把旗下的“开氪”作为主打品牌……
通过不掺水的、专业的、有价值的知识性内容,让消费者真正“学有所得”,感到“物有所值”,是知识付费告别寒冬、迎来行业“第二春”的关键。平台的运营者或许应该试着放慢脚步,先精心打磨自己的知识产品和运营模式,让知识付费回到正轨,这样才能保证其未来的路走得更远。 董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