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秋痕  浏览次数:607
核心提示:【绝活看点】王秀手工制陶器近50年,其作品荣获第二届中国北方旅游文化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出国参与国际展览,在与国际陶艺
【绝活看点】王秀手工制陶器近50年,其作品荣获第二届中国北方旅游文化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出国参与国际展览,在与国际陶艺

【绝活看点】王秀手工制陶器近50年,其作品荣获第二届中国北方旅游文化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出国参与国际展览,在与国际陶艺艺人的对决中技压群芳。史自强摄影报道
  在河北固安县东马村的一处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里,65岁的王秀(上图)正在享受其陶艺人生:只见他眉头紧收,眼神专注,把一块沾水的泥巴置于转盘之上,用拇指先在泥块中间定出一个中心,随后双手顺着泥巴的边缘,紧握与收拢,原本不成形的泥巴很听话地“扶摇直上”,伴随着手型的变换,泥柱开始长出光洁的“肚子”……此时他双臂运力,双手上提,泥坯子被拉出一个细长的“脖子”,花瓶之形乍现。瓶颈曲线灵动柔美,犹如仙鹤之颈。
  自17岁开始跟随爷爷学习制陶的王秀,仅“拉坯子”一项,就学习了整整8年:“不断地失败、重来,如此循环,心死了100多次,才算找到一点点感觉。”
  在这间装点雅致的非遗工作室里,壁架上摆满了王秀各色各样的陶器作品。有高近1米的大型花瓶,也有可置于掌上的把玩件,个个造型多姿,图案活灵活现。
  制陶术在我国历史悠久。王秀介绍说,从选泥到成器,通常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其中包含多道工序。在拉坯子之前,先要从河道等处挖来胶泥,然后回来加水搅拌,制成泥浆,将最上层一层一层地舀出备用,行话称为“澄泥”。
  泥浆干透之后,就要进入“踩泥”环节了。小水缸大小的一块泥。王秀站于其上,将裤脚向上挽起至膝下处,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将泥向四周踩压。王秀说,踩得越好,泥就越均匀,烧制之时就不易开裂。
  起初是散状的泥块,经踩压后则成为一个直径3米左右,中间高、四周低的“大泥饼”,然后再重新和成泥块。整个过程反复6至8遍,历经4个多小时才算完成。“做陶既是技术活,也是绝对的体力活。”王秀说。
  踩过的泥块使用时再取出小块用手加工,称为“揉泥”,动作看起来像是“和面”。10多分钟后,即可进入拉坯子环节。
  2017年8月,在以色列举行的第四十二届耶路撒冷国际艺术节上,王秀轻松地将陶器坯子高度拉至30厘米,技压群芳。“做陶器主要考验对力的运用,从腰、背、臂,到肘、手、指尖,层层传递,手随心动,则可形出器成。”王秀说。
  拉好的坯子在七八成干的时候,就要开始雕刻了。王秀说,这一步对制作者的绘画功底要求较高。所画纹样要成竹在胸,并用刻具在高低起伏的曲面上进行绘制,如要做镂空纹样,对技艺的要求则更高。常用的纹样一般出自中国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天女散花、哪吒闹海、麒麟送子,等等。
  最考验技艺的,就是最后一步的烧制了。“烧得好则圆满;稍出岔子,半年的辛苦就功亏一篑了。”王秀说,烧窑时对温度的控制最考验技术,升温太快或太慢都难成佳器。烧制者需要根据陶器颜色的变化,及时调控炉温。比如,烧制白陶,器皿的颜色是先变黑,再变红,最后变白,每次变化都要及时增减柴火。在经过15个小时的烧制后,一窑的陶器能有六成以上不碎裂,就算成功了。
  如今,王秀制陶的手艺已达纯熟境地,作品被多名民间收藏家收藏,还出口到韩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地。他的欣喜在于,传承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关键词: 坯子 纹样 烧制 陶器 陶艺 固安县 泥巴 百艺坊
  • 下一篇:宜兴大觉寺“2018佛光菜根谭歌曲征集比赛”圆满落幕_佛法-宜兴-菜根谭-获得者-法师
  • 上一篇:青海轮椅上的美术师:一块烙铁迸发的生命光彩_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轮椅-光彩-烙铁-青海-告诉记者-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