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名师谈艺·蔡正仁:守住根本出人出戏——对昆曲发展的回望与期待_昆曲-艺术-昆剧-尊重-出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蔡正仁  浏览次数:115
核心提示:守住昆曲艺术的根本、坚持出人出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昆曲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让其不仅活下去,而且活得精彩、活得灿烂近几年,上海昆剧团明显“热闹”了许
守住昆曲艺术的根本、坚持出人出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昆曲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让其不仅活下去,而且活得精彩、活得灿烂近几年,上海昆剧团明显“热闹”了许

  守住昆曲艺术的根本、坚持出人出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昆曲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让其不仅活下去,而且活得精彩、活得灿烂

  近几年,上海昆剧团明显“热闹”了许多: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的“学馆制”稳步推行,几十出传统老戏得到传承和巩固;演出场次大幅度增加,几代昆曲人都有了更多展示机会和平台;票房收入、社会关注度连连提升,创造了此前想都不敢想的纪录……这一系列积极变化都与三年前开始的“一团一策”改革密不可分。

  2015年下半年,在深入贯彻落实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尊重文艺发展规律、结合国有院团实际基础上,上海市18家国有院团全面启动“一团一策”改革。此举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每个艺术种类、每家文艺院团特点,从自身实际出发,找问题、想办法、订计划,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短短三年时间,上海文艺市场的整体活力、竞争力都有显著提升。

  回望半个多世纪以来昆曲走过的路,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遭遇各种挑战和阻碍。但是,若没有此前许多弯路、岔路、难路甚至死路的磨砺和突围,定不会有当下及时且准确的发展政策和令人欣喜的艺术成果。在皮黄鼎盛的年代,昆曲遭遇过濒临衰亡的危机,幸亏有“传”字辈老师们的艰难支撑,才得以传承延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昆大班”和“昆二班”有幸在最好的年龄遇到最好的老师、学到最好的戏,一时间可谓人才济济。

  1978年上海昆剧团建团后,更是将抢救列为第一要务,在“传”字辈老师指导下,几年就挖掘、整理、演出近两百出小戏,为昆曲带来从未有过的生机和活力。而后,因为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市场小、演出少、观演比例失衡等问题不断涌现,直接导致上世纪90年代人才“挤挤”的窘境。此外,我们也遭遇过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想排戏经费不够,想演戏演不起,同行和领导不理解;为争取有限的创作资源,全团上下做过无数次尝试和努力,然而纵使戏排出来了也没有多少观众,有时候台上演员甚至比台下观众还多。可以说,昆曲人几十年来酸甜苦辣尝遍,在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困难。

  如今看来,值得庆幸的是,几十年来我们大多数昆曲人都没有放弃,没有逃避、畏惧过迎面的挑战,更没有想过“坐吃山空”或是“等拿靠要”。守住昆曲艺术的根本、坚持出人出戏是我们从未放弃的努力方向。剧团的生存、发展和剧种的命运休戚相关。而剧团得以生存且发展下去的唯一方法就是出人出戏: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剧目缺一不可。近年来“一团一策”的推行正是针对艺术院团出人出戏这一诉求的“诊脉良方”。“望、闻、问、切”,唯有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才能真正找到“病灶”,进而从“一团一策”细化到“一戏一策”“一人一策”,从而解决艺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是才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艺术规律的发展思路,同时也能做到对艺术从业者的尊重。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好政策并不是艺术发展一劳永逸的守护神,不是让戏曲免受外界挑战甚至伤害的温室。要长效、稳定、健康地将戏曲艺术传承下去、发展下去,始终离不开人,离不开具体从业者的努力奋斗。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大潮和当下极有利的环境、政策,我们要做的不是高枕无忧地满足现状、面对现有成绩沾沾自喜,而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危机意识,不抱残守缺,敢想敢做、敢作敢当,在尊重艺术本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昆曲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昆曲也好,其他任何剧种也罢,不仅要“活”下去,更要“活”得精彩、“活”得灿烂,这就需要我们戏曲艺术传承者和管理者不忘初心、齐心合力,真正做到尊重艺术、尊重创造,如是,这份事业才能持久地、健康地繁荣发展下去。

  (迦山采访整理)  

  蔡正仁,1941年出生于浙江南浔,昆曲表演艺术家。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曾任上海昆剧团团长。代表剧目有:《长生殿》《牡丹亭》《撞钟分宫》《太白醉写》《琵琶记》《见娘》《打侄上坟》等。曾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上海戏剧白玉兰表演艺术主角奖、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荣誉表演奖等。

 
关键词: 昆曲 艺术 昆剧 尊重 出人
  • 下一篇:藏文古籍修复师杨利群——复活历史的“面糊匠”_藏文-云南省-迪庆-技艺-古籍-修复-图书馆-百艺坊
  • 上一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花丝镶嵌 技艺传承人_花丝-工艺美术-技艺-镶嵌-传承-堆垒-手艺人-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记者手记:文化,要传承也要会传播_昆曲-文化- • 金台论道:文化常识岂容虚构_主创-文化-昆曲-虚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