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师父来了!叛逆少年的佛门逆袭之路_师父-出家-佛事-和尚-寺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19  来源:凤凰网佛教  浏览次数:451

2018年9月19日师父来了——佛门生活全景在线,90后法师释传源,和你分享他的出家故事和心路历程。

传源法师

我高二就辍学了,回到家里没事做,十八岁能做什么呢?我爸妈对我是放养的,他们每天干农活很辛苦,没有时间精力管我,也从来没有关心过我的学习,也没有关心过我想做什么,我的人生将来会怎么样。十八岁到二十一岁之间,这两年我无所事事,每天就是玩儿,溜冰场、KTV、酒吧什么的,跟着别人。我看别人打架,我不打,我打不过,从小到大我都没打赢过。

就这样玩了两年,在我21岁的时候,再玩有点说不过去了吧?我们农村人家里条件也不是太好,不可能一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要开始想着找工作了。

这个时候呢,我爸跟我说:你呀,又没文化,又没一个技术,你还没有力气,你干什么好呢?这是我爸的原话。不如你去当和尚吧!

因为我们老家那边当和尚,就是混一口饭吃,只是一个工作,所以他才这么说。包括现在他都认为你干的就是和尚这份工作。我们老家就是这个样子,这是很讽刺的。

当时他说完这句话,我心里一揪,是啊,我干啥好呢?我好像除了当和尚,真的什么也干不了,这是我感到最揪心的,说句实话,我当时最真实的一个心理,我不甘心,我年纪轻轻的,干啥不好,去当和尚,这就是我当时的一个最真实的想法。

因为我们那边假和尚是可以娶老婆、生孩子的,而且名声很臭,无路可走的人才去当和尚,当地都是这么传的,对于我们那些农村人,出家是丢人的。大家表面上不说,心里都知道很丢人。

我爸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这句话竟然点醒了我,好像真的被你说中了,我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去当和尚,可是我不甘心啊,让我去当和尚,我不甘心啊。我和爸关系不是很好,当时也是赌气,我想出家就出家吧,有什么了不起的!

然后,出家得找人介绍,就找到了我舅舅,我舅舅他有个亲戚在浙江出家,然后他就给我介绍到浙江那个师父的寺院,就是我后来剃度师的那个寺院。我师父的寺院虽然不是很大,但还是有规模的,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都有。

我第一天下午到寺院,在寺院里逛了一圈,第二天就剃度了,取名传源。当时我还有一个动力,就是我舅舅忽悠我说,当和尚好啊,一年20万,我一听这个,我好像没那么不甘心了,我就乐了。到寺院几天,很快就适应了。

我觉得一个人的人生起点,他的出生环境、家庭教育再怎么差,也不能决定他将来一事无成,关键是要有上进心,就是我想学好、我要学好,这个很明确。这就是我到了寺院后,第一次自己心里暗自发愿,我要努力,哪怕就做一个“经忏鬼”,我也要成为里面的佼佼者,做精英,而且我做到了。

(注:经忏佛事原本是超度亡魂,度化众生的一种方式。各种忏法、水陆法会、玉兰盆会等经忏佛事,既要诵经,还要持咒,更要有庄严如法的仪式,所谓严道场、净三界、赞叹申诚、忏悔观行种种,本来是为了履行大乘佛教慈悲精神而产生的,本是一件好事,但自明清以来,经忏佛事逐渐具有了商业化的倾向,以至于许多出家人为了利益驱使,每天忙于应酬经忏佛事,忽略了自身的修学。诵经拜忏之人,仅凭功利心来举行经忏佛事,在做佛事过程中他们妄念纷飞,这样就达不到超度和祈福的效果,不仅亡者得不到超度的利益,反而还会给做经忏者本人造下恶业。)

我的出家缘起可能不正规,但我恰好是在那个时候,因为有这个上进心,在寺院里面很刻苦,我拿出比上学时多十倍的劲儿来学习功课,寺院里的五堂功课。我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全部拿下了。

我去的时候,师父已经住持那个道场20多年了,我是他第124个弟子,师父有一次还夸我,说你背功课的这个速度,已经算是我弟子里的前五名了。大悲咒我只用了三天就背下来了,那三天除了吃饭睡觉,我一直在反反复复地背,没停过。第三天我去找师父,背给他听,师父说大悲咒你是最快的。我师父还是很严格的,跟师父学习功课,师父对我们很负责,有时候会惩罚,但也不会严格到没有人情味。

后来我才知道,我师父那边是经忏道场,要么给死人做往生佛事,要么给活人做延生佛事,每天就是做经忏,从早到晚不停地做,很累。要么念三天,要么念七天,三天是2400,七天是4800,就这样,你给钱,我给你念经,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就这样做了一年半,我师父对我是很满意了,我有一副好嗓子。

说句实话,每天念经没有欲乐心,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念经?我在那一年半,我竟然不知道释迦摩尼佛是谁?佛第一次讲法是什么?四圣谛是什么?出家是为了什么?我都不知道。

每天从早到晚打瞌睡,念那么多经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感觉没有灵魂,念得不好还要挨骂,当时在我师父那边是定了两年,这两年之内,相当于学一个吃饭的手艺,把出家当作学徒,其实是很讽刺的,都会被真正的出家人笑话的,但这是我真实的一个出家的缘起。

有一次有一个居士跟我聊天,他在那边折纸,那天中午我没什么事做,我是香灯嘛,我就帮他折,然后他就在跟我聊天,他说:小师父啊,你晓得吧?我说:晓得什么?他说,我知道有的师父在外面有房子、开好车啊,我都知道。我当时一下子很尴尬,一个居士这么跟我讲,我无言以对,一句话都说不上来,甚至都开始脸红了,觉得很丢人。

也可能这个居士是个菩萨,菩萨示现来点化我,因为观音菩萨是你以何身得度,他就现何身为你说法。就像佛说的,你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要经历什么,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

后来,这位居士的话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他说的是对的,确实是那样,但是他怎么会知道呢?我在想是不是因为纸包不住火,你只要做了,就肯定会有人知道。

有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我就在想,好像不对。为什么出门的时候要换成俗家人的衣服啊?为什么怕别人看出来是出家人啊?觉得丢人?为什么觉得丢人啊?我始终想不出来哪里出错了,就翻来覆去睡不着。

师父对我们也挺好的,经常带我们出去玩,从世俗角度讲,师父对我们还是蛮好的。但是,我还是觉得好像哪里不对,为什么我们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个是事实,你做经忏的,居士们也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决定要走了。

第二天早上,因为师父不在,我就给师父发了微信:师父,我要走了。 

当时师父很惊讶,因为我这个走是毫无预兆的,我就是临时决定要走的,然后师父就赶紧赶回来,因为我是他比较心仪的一个好徒弟,师父来我也没跟他说什么,我竟然看到他会很尴尬,后来让一个师兄开车送我走的,一路上我们也没说话。我心里就一个想法,我不想再当假和尚了。虽然我不知道真正的和尚什么样子,但是我不想再以这样的状态再下去了。

师父来给我送别,他并没有不让我走,这一点师父还是很慈悲的,并没有说你还不到两年不能走,这一点我还是很感恩我师父的。

那个时候也很巧,我在朋友圈里面看到,五台山有传三坛大戒,我想,我要去五台山…… 

 
关键词: 师父 出家 佛事 和尚 寺院
  • 下一篇:圆瑛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在福建古田极乐寺召开_佛教-古田县-福建省-大师-民族
  • 上一篇:将好故事一直讲下去_评书-传统-故事-讲故事-智人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藏青法师忆隆莲老法师:我的生命在见到师父的那 • 藏青法师忆隆莲老法师:我的生命在见到师父的那
• 追忆似水年华:四川尼众佛学院首届学僧忆隆莲法 • 追忆似水年华:四川尼众佛学院首届学僧忆隆莲法
• 记忆中的隆莲法师:师父的言传身教 让我受用终 • 记忆中的隆莲法师:师父的言传身教 让我受用终
• 父亲写给出家儿子的中秋家书:现在我 终于放心 • 父亲写给出家儿子的中秋家书:现在我 终于放心
• 如瑞法师忆隆莲老法师:您是弟子心中永远不落的 • 如瑞法师忆隆莲老法师:您是弟子心中永远不落的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