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91岁星云大师:我是这样跟疾病战斗了50年(图)_吃素-素食-的人-大师-星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8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浏览次数:366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在51年前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一直疾病缠身。星云大师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我50年前患糖尿病,医生说我活不到80岁,但如今我已年近九十,而且还要继续活下去!”

“我现在走十步二十步可以,走一百步困难,要靠轮椅。所以,轮椅是个好东西,坐轮椅比走路舒服多了。”

“我最好的是肠胃,吃什么都觉得好吃,都消化,值得欣慰。”

慢为养生之道

多年以来,星云大师在自身与疾病的和平相处中寻找到了养生之道的真谛,那就是“慢”。大师说,人生不能一味地求速成,所谓“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间万事都有其平衡之道。并把“慢”的养生功效概括为四点。

1、慢工可以养艺:“慢工出细活”,精雕细琢就是要靠慢工慢慢来。

2、慢步可以养生:现代医学证明,慢步可以养生。长跑、快跑,适合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大显身手,真正的养生要靠慢跑。

3、慢活可以养寿:星云大师认为,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由于紧张压力造成许多现代文明病。因此,应该把生活步调放慢一些,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开车不要超速,讲话不要像机关枪,不要有太多的赶场,不要完全为别人而忙,有时也要为自己而活。思维反应不要太快,何妨迟钝、笨拙一点;每事不一定都要跟人竞赛,也不必每日加班。经年累月不休假,即使机器也会有损。现代人要想长葆身心健康,慢活不失为养生之道。

4、慢言可以养量:大师说,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拙于言辞,平时总是沉默寡言;有的人好发议论,喜欢高谈阔论。“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好发表高论的人,不善克制自己,很多话不经思考脱口而言,一旦惹出麻烦,才悔不当初。

“面对各种疾病,大家要有一个态度,就是自己要做自己的医生。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身体有病,最重要的是自我治疗,自己做自己的医师。自己心理健全,就可以克服困难;自己的毅力坚定,就可以克服一切的病苦。”星云大师说。

素食养生:星云大师亲自教您煮4种面

现代人推崇吃素,认为这是一种健康的饮食观念。可是素食太清淡,如何才能吃得欢喜,吃得健康?星云大师将几十年来素食烹饪的经验与您分享。

星云大师表示,吃面不需要有菜,倘若吃面的人还要吃菜,那就是不懂得吃面;煮面的人在面里放了很多菜,也是不会煮面,顶多只能放一样东西。例如:

第一,番茄面。

煮番茄面要先把番茄烫过,然后把皮剥了,甚至蕃茄子也掏出来,剁得很碎,之后放进油里熬烂,熬得如同番茄酱一样,再加入一点酱油,接着放水,下面条。煮蕃茄面最重要的是不可以煮得太糊。

第二,豆浆面。

倘若没有番茄,豆浆也可以派上用场。原味豆浆加入一点水,滚过之后,再下面,最后放一点盐,就可以吃了。

第三,胡椒面。

若说没有番茄也没有豆浆,家里总会储备一点胡椒盐吧!面下锅之后,再放一点酱油、一点胡椒盐就可以,而且必定美味无比。

第四,皇帝豆面。

台湾有一种豆子体型很大,叫作“皇帝豆”。首先把皇帝豆放到果汁机里打碎,然后放入锅内,加水,一滚再滚,滚到找不到皇帝豆了,再放盐、放面。有时候时间紧凑,煮皇帝豆比较费时,改用嫩豆皮也可以,先把它熬成汤,之后再下面,也会很好吃。

星云大师:我从出生就开始吃素!

现在举世流行素食文化,很多人借助素食来保健、美容。根据医学研究,素食有益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培养耐力,养成温和的性格。

问:请问大师,您吃素几年了?

答:我自己从出生下来到现在都是素食者。我从小生长在乱世里,家乡经济非常落后,在粮食极为短缺的当时,我吃过麦渣糊粥,我以地瓜当饭,每天三顿,吃得都怕了起来。十二岁出家后,寺里仍是以稀饭代替干饭,经常一个月吃不到一块豆腐,或一些素菜。有些豆腐渣我们拿到锅里去炒炒,如果没有柴火,就放在外面晒晒,连麻雀也来吃,甚至留下大小便,所以吃到里面常常有虫蛆,不过总好歹也有点咸味。

很多年都是这样过去的,也没生多大的病。我在想,大概是我们每天吃饭前都要念《供养咒》,有佛祖的加持保佑吧。

问:现在素食似乎已经慢慢变成一种流行文化,其涵盖范围除了中华文化圈,也延伸到欧美国家。能不能请大师谈一下素食文化?

答:现在举世流行素食文化,很多人借助素食来保健、美容。根据医学研究,素食有益身体健康,而且可以培养耐力,养成温和的性格。一些吃素食的老和尚,他们每天早起到晚,整天莫不精神奕奕,究竟原因何在?素食最主要的是长养慈悲心,从心灵的净化来减少嗔怒,达到内心的安然、祥和。

对于西方素食文化,据我所知,在美国有一个市区只准卖素的,不准卖荤的,他们也不是佛教信徒,全然是基于健康的立场而推广吃素。

佛教虽然是最早倡导素食,但是最初佛陀时代并非素食,因为当时是靠“沿途托钵”的方式乞食,信徒给什么就吃什么。

中国佛教之所以提倡吃素的原因有二:儒家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佛教经典中提到,要不断大悲种,慈悲而不杀害动物生命。

另外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才对。其实植物的生命是“生机”,生长的机能的意思,跟生命不同。生命是“有心”,你看猪、马、牛、羊要被宰杀的时候,会产生恐惧。而植物是“无心”,虽有生死的反应,但没有苦乐的感觉。所以杀生的界定,在于是否“有心”与“无心”。 吃素,除了出自慈悲心之外,最重要就是尊重生命。

问:吃素,除了帮助身体健康外,还有什么好处?

答:有时父母带小孩子出去玩的时候,都会弄些小螃蟹、小鱼给孩子玩,有的会把鱼倒掉起来,有的将螃蟹壳剥开,一直虐待到死。这会让孩子从小就不尊重生命,不知生命可贵,将来长大以后对人也会不尊重,甚至杀人之类的恶行都会引发出来。

佛教并不鼓励人一定要吃素,但却主张不要杀生,可以买现成的来吃,但自己不要去杀生。父母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养成其尊重生命的可贵,爱惜小生命、小动物的习惯。

所以,我是觉得,今天的家庭教育首先要孩子尊重生命,让儿童爱惜生命,对未来的社会风气才会改善。

问:在一篇杂志的研究报告甚至指出:如果世界上每个人吃素的话,世界就不会再闹饥荒了。大师您的看法如何?

答:我吃素几十年来,深刻觉得吃素的人比吃荤的好。吃素的人会慢慢减轻杀业。现在的社会,猴脑蛇胆生吃活烧,如此杀生造业,社会风气怎么会善良美好呢?

问:如果不是真的很习惯吃素,是不是有循序渐进的一种方法,能不能请大师讲解?

答:你讲得很对。为了以渐进的方法来吃素,可以选择初一、十五日或六斋日吃素,或平日只吃肉边菜、三净肉也可以。

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顿悟之后,为了避开四处争夺衣钵的人,在猎人队中藏身了十五年之久。逢到猎人们把打来的野兽生火煮食的时候,惠能大师就到荒山野谷找些可以吃的树叶、野菜回来,放在锅里煮。人家笑他有肉不吃,他就说:“我只吃肉边菜!”因此,惠能大师才是真正懂得吃素的意义,真正懂得修行的人。所谓真正的慈悲,不一定是在形式上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素食的意义是不断大悲种,因此,学佛不只是吃素而已。

没有见到杀生,没有听到被杀声音,不是特地为我而杀,这就叫做“三净肉”。

问:我有些朋友,开始吃素之后,只要闻到肉味的时候,他们的头就会觉得发臭发昏,怎么会这样子?

答:因为他不习惯了。有些人吃素,一定讲究所使用的锅盘都没煮过肉类,这是不对的想法,吃素不是作怪。我觉得心中清净才是最重要。所以我们吃素的人,千万不要造成别人的麻烦与负担。

 
关键词: 吃素 素食 的人 大师 星云
  • 下一篇:如果想长寿 首先你要有这种心态_的人-佛教-执着-改变-哈尔滨
  • 上一篇:台湾南投大华严寺举行万神博览会_南投-博览会-而不-华严寺-台湾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街采:成都人最爱的素食是啥?_玉佛-素食-佛教- • 街采:成都人最爱的素食是啥?_玉佛-素食-佛教-
• 街采:博山正觉寺长老亲自做的豆腐真是美味啊_ • 街采:还有比博山正觉寺的素锅更好吃的素食吗?
• 街采:博山正觉寺长老亲自做的豆腐真是美味啊_ • 街采:还有比博山正觉寺的素锅更好吃的素食吗?
• 非遗啸乐歌者三强倡导素食:与圣人同行,与素食 • 非遗啸乐歌者三强倡导素食:与圣人同行,与素食
• 中国著名佛教音乐人黄帅:素食是给自己最好的礼 • 中国著名佛教音乐人黄帅:素食是给自己最好的礼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