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致辞
中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讲话
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周伟文讲话
南京市牛首山佛顶寺住持曙光
2018年10月16日至18日,以“佛教中国化•静水流深”为主题的首届江苏佛教论坛暨第二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牛首山举行。博览会期间,祈福法会、佛教文化艺术展、学术研讨会、素食博览会、斋僧法会、比丘尼座谈会、音乐会等多场活动精彩纷呈。
10月17日上午,首届江苏佛教论坛在牛首山佛顶宫正式拉开帷幕。中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周伟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省佛协会长心澄法师,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华静,南京市江宁区副区长董涵、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各区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省佛协和各市佛协负责人、部分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台湾的佛教界嘉宾共400余人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周伟文发表讲话,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法师、江宁区副区长董涵分别致词,专家学者代表杨曾文讲话。
从白马佛经到义学兴起,从玄奘西行到鉴真东渡,历代高僧书写了不朽的佛教中国化改造史与佛教世界化传播史,进入20世纪,中国社会走向现代,佛教也顺应时代浪潮。心澄法师表示,自古以来江苏就是佛教大省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江苏应传承佛教两千多年来的优良传统,有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以现代知识强化管理机制,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信息时代中,避免边缘化,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于如何坚持佛教中国化的问题,宗性法师认为应当开辟新形式。中国曾经在制度层面、生活层面、思想层面、传播方法层面圆融印度佛教思想,时至21世纪,不仅仅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社会状况也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佛教需要掌握新的切入点,继续阐释好、弘扬好人间佛教思想,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创新文化传统承载方式。
周伟文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围绕坚持佛教中国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化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发展。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在空间上,必须适应所处的社会制度和人文环境,在时间上,必须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而进行改革、调适。
宗性法师、周伟文、华静、心澄法师、隆相法师、杨曾文、杨友林等通过象征众志成城的“聚沙成塔”仪式启动论坛,表达为佛教中国化共同努力的决心。
多年来,江苏佛教不断探索文化、教育、慈善等方面的新途径,10月17日至18日论坛期间,与会法师、专家学者围绕江苏佛教近期取得的成果,就“佛教中国化在江苏的实践和发展”的论题发表观点。
佛教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和合共住、同体共生的密切关系,其思想阐述对环境保护发挥独特作用,但目前佛教对发展自然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影响力微弱。曙光借论坛之机呼吁与会环保专家学者,借鉴佛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理念,古为今用。
本次论坛及博览会进一步增进了江苏佛教界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未来,牛首山将继续发挥佛顶骨舍利供奉圣地和佛教名山的双重优势,致力成为海内外佛教界交流互鉴的窗口与平台,成为传承与发扬中华佛脉的一张亮丽新名片。(凤凰网佛教通讯员赵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