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北 探讨推动佛造像艺术继承与发展_造像-佛教-佛像-艺术-河北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457

研讨会现场。

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 

参会学者在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拍照。 

原标题: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北探讨推动佛造像艺术继承与发展

11月11日,“丝路文明与佛教造像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佛教造像艺术与中印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凸显佛教造像艺术在中印文明交流互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积极推动佛教造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传承佛教造像艺术的文化精髓。

佛教造像艺术是丝路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体现了不同文明与民族文化的交互融合,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报社、美国圣达菲艺术设计大学、河北省文物部门、河北省美术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北美术出版社等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佛像艺术源于印度,发展繁荣于中国。自5世纪起,以中国古代雕塑之特质“塑绘合一”的佛教造像已跃居中国文化艺术的主流。8世纪以后,中国佛像艺术进一步走向民族化和世俗化,在仍遵循佛教造像仪轨的前提下,逐步成熟并不断向外输出。12世纪起,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佛像艺术的中心。但传承方法却是口传心授,没能形成文字教学体系。因此,汉地造像仪轨逐渐失传。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雕塑进入教学体系。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雕塑主义热和至今的后现代风潮,使中国传统雕塑一直处于边缘化的、民间的、非正统的境地,使中国佛像文化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何传承和保护宝贵的佛教造像文化与遗产,是摆在国人面前必须思考的历史性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成建华介绍,此次研讨会的宗旨主要是为了弘扬丝路文明,传承东方文化,彰显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有效推动佛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前副所长王海生表示,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同儒家和道家文化的长期融合发展,最终演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艺术审美、风俗习惯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王海生表示,建立佛教造像基因库研究,具有独特且深远的价值,其内在的诉求绝不在于“制旧如旧”,片面追求为高仿的文物作品服务而产生的价值,而在于对残缺的佛教造像做艺术性还原,追本溯源,博采众长,吸收优秀佛教造像艺术作品的基因,让观者最大限度窥见其原貌,使文物真正的活起来。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翎称,古代造像艺术中,工匠是谁往往不被人知,工匠曾是一批默默无闻的人。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的工匠精神令人感动,希望可以留下关于佛造像制作技艺等一系列文字资料,记录这一过程对于后人和研究者非常重要。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学愚谈到文物和文化的关系时表示,文物可能是死的,可能是过去的,但文化是活的且具有时代精神。他认为,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正在做从文物到文化的一个转变和继承。

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的吴有能表示,艺术要走向民众、走向生活,要把艺术展览扩大成为艺术课堂,让民众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开办佛教的塑像艺术的儿童绘画班或成人的制作班,做到兴趣性、参与性和教育传承性的统一,也要把佛像修复人才和佛像制作人才同步培养。

承办方、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发言人对记者说,该馆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理念,以继承中华古代雕塑“塑绘合一”之传统技艺与佛教造像仪轨相融合,历经12年,制作了世界各时期佛像优秀代表作,其中浮雕、木刻作品面积1477平方米,浮雕形象设计1693个,木刻形象设计1693个,圆雕677尊,形成了中华佛像文化传承体系的框架,为建立中华造像文化基因库奠定了基础。该馆力求使佛像文化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促使佛像文化遗产的精神生命无限延续。

据悉,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免费为公众开放,从即日起开馆试运行,参观人员可通过扫描博物馆官网二维码登录预约参观。

 
关键词: 造像 佛教 佛像 艺术 河北省
  • 下一篇:少林寺戊戌年精进七“起七”_禅堂-法师-达摩-少林寺-禅宗
  • 上一篇:“终极保镖”加入慈济志工:真正快乐来自做善事_慈济-佛教-志工-保镖-终极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陈卉丽:修复国宝千手观音的“石刻御医”_御医- • 林祐民新造像艺术国际百寺巡回展在上海玉佛禅寺
• 博山正觉寺书画院举办宗教造像研习临摹观摩展_ • 博山正觉寺书画院举办宗教造像研习临摹观摩展_
• 盐城“权健大佛”否违规?民宗委曾实地调查_造 • 77幅唐卡艺术精品四川展出_展出-造像-图为-艺术
• 河北武安发现一处唐代摩崖造像群_造像-武安市- • 她扎根戈壁为国宝造像_莫高窟-珂罗版-敦煌-国宝
• 重庆开州区发现神秘摩崖石刻群_摩崖-造像-石刻- • “佛陀之光”佛教造像展在故宫开幕 汇集百余件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