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美在生活:冬日吃火锅_火锅-牛油-锅里-锅底-东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斯尔然  浏览次数:752
核心提示:网络图片别的时节吃火锅或许会有些油腻,冬天则不然。窗外是呵气成冰的寒冷,霜雪簌簌而下,屋里弥漫着火锅的热汽,透出橘色灯光,香喷喷暖洋洋,锅里刚捞出的食材滚热
网络图片别的时节吃火锅或许会有些油腻,冬天则不然。窗外是呵气成冰的寒冷,霜雪簌簌而下,屋里弥漫着火锅的热汽,透出橘色灯光,香喷喷暖洋洋,锅里刚捞出的食材滚热

20181226_005

网络图片

  别的时节吃火锅或许会有些油腻,冬天则不然。窗外是呵气成冰的寒冷,霜雪簌簌而下,屋里弥漫着火锅的热汽,透出橘色灯光,香喷喷暖洋洋,锅里刚捞出的食材滚热鲜香,可口又暖心。

  中华美食种类繁多,但若说起接受度最广、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火锅必是榜上有名。火锅并非自近现代才风靡,而是古已有之。考古学家自战国墓葬中发现陶罐锅,可见类似火锅的饮食在先秦便已出现。至宋代,《书陆道士诗》一文中曾记苏轼吃火锅事:“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zhǎ)脯脍炙无不有,然皆埋之饭中。故里谚云:‘撅得窖子。’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坐客皆称善。诗人陆道士,遂出一联句云:‘投醪谷董羹锅里,撅窖盘游饭碗中。’东坡大喜,乃为录之,以付江秀才收,为异时一笑。吴子野云:‘此羹可以浇佛。’翟夫子无言,但咽唾而已。”

  苏轼晚年被贬岭南惠州,自酿罗浮春饮,食蜜橘荔枝,更有友人烹“谷董羹”招待。谷董羹又名骨董羹,即今日所称之火锅,得名于投食材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取凡饮食杂烹之”,可见宋时火锅亦如今日一样,是各色食材的杂涮。而眉州同乡道士陆惟忠的诗句更是描摹出饕客们吃火锅时的模样:在掺了酒醪的沸腾汤底里翻找所烹之食,仿佛在挖掘宝藏。他们吃的火锅无疑美味异常,惹得翟夫子在一旁咽唾不已。

  以此看来,宋代的火锅与今日相比,并无太大不同。这种中国独创的美食魅力无边,老少咸宜。不同地区的火锅,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牛油火锅是四川人的心头好,随便哪个四川小城,哪怕是一家只卖串串的苍蝇馆子,最地道的也一定是牛油锅底。牛油锅是重味重料,红彤彤牛油一大块,豆瓣酱、海椒酱,青色小葱整条丢进去,干辣椒切断,小米椒像是鲜红的小圈圈,草果、陈皮、山奈、豆蔻都得有,红花椒配青花椒。几大勺醪糟是必不可少的,唯有此,鲜香麻辣的锅底才会有一丝清甜。小料们放在大小不一的碟里,围着锅子齐齐码好,一副宝钗配冷香丸的派头。牛油锅里涮串串、下水之类最相宜。锅子烧开了,水淋淋的毛肚夹一片涮,七上八下,入口鲜美有韧劲。鱼肉切成晶莹剔透的片,放下锅里滚几滚就变成奶白色,鲜而甜。

  相形之下,西北地区的土火锅敦实而质朴。汤头清澈,煮羊肉加上酸菜,没有浓稠的牛油与红油,佐料只有胡椒。锅中食材堆成了尖,荤菜铺满锅面:切大片的精瘦牛羊肉提前腌制过,五花肉带皮,和菜肉丸子一起煮,吃起来也不腻。素菜埋在下面,紫甘蓝、笋、菌菇、豆腐与粉条,还有提鲜的海带丝和豆芽菜。通红炭火烧得铜锅发紫,堆尖的菜噗呲噗呲往外冒,炸过的土豆煮得软烂,鹌鹑蛋偶在肉堆里探出光溜溜的头,将五花肉捞出来,放炉边烤着吃,别有一番滋味。

  广府人爱吃“打甂(biān)炉”。红泥炭炉上置一瓦罉(chēng),清水烧沸后涮鱼虾海鲜等,鱼鲜们见火就熟,锅底若添了鱼骨虾头熬成的汤,则滋味更加浓郁。苏轼当年在岭南吃的谷董羹应属打甂炉一系,食材也是岭南人最爱的“鲊脯脍炙”。正宗的打甂炉是站着吃,用加长的竹筷捞食。而被贬惠州时东坡已老,大约是与友人们围炉而坐,把酒言欢。

  电影《迷失东京》中,从未吃过火锅的西方人进了火锅店,责怪店主服务态度欠佳,居然要客人自己动手烹调,这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时至今日,中国火锅已风靡世界,许多外国人在尝试过一次后直呼“停不下来”。仔细想来,抛开“饱腹”之用,火锅的审美里其实暗含着国人的价值观,锅里色彩缤纷,鸡鱼肉蛋菜齐全,有种凤穿牡丹式的大团圆,红火、丰盛、圆满、市井,让人感觉稳稳当当、满心欢愉。

 
关键词: 火锅 牛油 锅里 锅底 东坡
  • 下一篇:甘肃农民祖辈四代泥塑脊兽:“手手相传”二百余年_泥塑-祖辈-泥巴-独角兽-甘肃-余年-手艺-百艺坊
  • 上一篇:参访台湾南普陀寺:这里是高僧辈出的地方_佛教-南普陀-法师-台湾-交流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故宫火锅店走红营销文化还应有品质兜底_故宫-传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 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