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文化评析: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任重道远_文物-修复-故宫-修文-人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思辉  浏览次数:252
核心提示:据媒体报道,2月17日,在某论坛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今年有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来故宫修文物。
据媒体报道,2月17日,在某论坛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今年有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来故宫修文物。

  据媒体报道,2月17日,在某论坛年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激发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今年有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来故宫修文物。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开厚重的宫门,让公众看到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文物的修复技艺,展现了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的确让此前较为冷门的文物修复火起来了。

  4万名年轻人报考故宫,想去故宫修文物,这种报名的踊跃,让我们看到了公众参与文物修复的热情,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但也要看到,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艰辛积累技艺的工作。很多时候,它并非“文物医生”施展“文物复活术”创造奇迹那样轻轻松松,也不都是纪录片局部展现的那么唯美动人,它需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去,吃得了苦,有种“三年打杂,十年入行”乃至“择一业,终一生”的耐性。

  耗时高、回报率低,也是时下我国文物修复人才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弥补文物修复人才缺口,既需要推动行业由冷转热,走进公众视野,又不能仅仅止于热热闹闹,它还需要一种“十年磨一剑”的人才培养耐心。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而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许多博物馆里几乎没有专业文物修复人员。补齐文物修复人才缺口实为文物保护工作之急。

  不过,补上人才缺口,并不等于多招人,正如专家所言“招人容易,但真正合格的少”。光是书画修复就有3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其他种类文物修复同样工序繁杂。细节决定成败,从业者没有耐心、毅力和责任感怎么行?文物修复行业有特殊性,必须经过长期培养才能上手,光有热情可不行。

  人才怎么培养?目前,很多地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依然沿袭着“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一对一、点对点的多,多种模式并进、系统性培养的体系还没建立起来,这客观上造成了文物修复工作的小众性。

  再加之很多文物修复师在学术、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并不尽如人意,人才流失现象比较常见。此前就有“修复青铜器的工作人员辞职跑去修空调”,这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中国历史文物分布于各地,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待遇不错,但它代表的并非行业平均水平。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任重道远,厚待人才、善用人才的机制不能缺位。

  古人云:“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强调的是能工巧匠的专业性、重要性,文物修复人才培养必须尊重这种专业性,注重长期艰辛培育的过程。这样说并不是不承认故宫以自身努力唤起年轻人参与文物修复工作热情的努力,更不是不承认调动全社会一起关心文物修复工作的必要性。相反,在由衷承认这些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故宫成为网红、报名到故宫修文物者踊跃等热闹场景的另一面——我国文物修复人才缺口总体上依然巨大,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李思辉,系媒体评论员)

 
关键词: 文物 修复 故宫 修文 人才
  • 下一篇:道慈大和尚一行赴宁波天童禅寺探望修祥老和尚_佛教-老和尚-和尚-普陀山-协会
  • 上一篇:壮汉巧手剪窗花 年俗里走出艺术家_窗花-剪纸-任县-剪刀-春节-壮汉-巧手-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耿宝昌:故宫是一所大学校_故宫-瓷器-文物-中国 • 古桥被“破坏式”翻新,文物修复不能简单粗暴_
• 文化评析:文物保护应在制度上强化“威慑力”_ • 文化评析:保护古长城,从撤下野游长梯开始_长
• 岁修机制为古建“延年”_岁修-构件-文物-都江堰 • 西安明代城墙坍塌还需有暴雨之外的追问_坍塌-受
• 数字化开启文物保护新高度_文物-数字化-保护-文 • 用心感知博物馆的厚重_博物馆-文物-参观者-历史
• 文化评析:保护文物免在洪水中受损重在事前_文 • 光影视界:从“国宝”出发的视听呈现_国宝-观众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