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知味斋:芦蒿_芦蒿-河豚-江南-诗经-春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徐廷华  浏览次数:312
核心提示:苏东坡有一首为人熟知的《惠崇春江晚景》,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有美景,有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把
苏东坡有一首为人熟知的《惠崇春江晚景》,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有美景,有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把

  苏东坡有一首为人熟知的《惠崇春江晚景》,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有美景,有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把碧如玉针的芦蒿推上了春蔬的殿堂。

  时令刚交春,菜场上已能见到白嫩、纤细的野生芦蒿。芦蒿原名蒌蒿,又名白蒿,古名蘩、皤蒿、旁勃等,是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蔬菜,最早见之于《诗经》《左传》等典籍。

  《诗经·召南·采蘩》云:“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邢昺注解说:“蘩,蒿也。皤,犹白也。”古代芦蒿曾用作祭品,诗的意思是说,去哪儿采白蒿?去那洲与池。哪儿用白蒿?公侯的祭祀。哪儿采白蒿?去到山涧旁。《尔雅·释草》中也有:“购,蔏蒌。”郭璞注曰:“蔏蒌,蒌蒿也。”宋人的《集传》解释得更清楚:“蒌,蒌蒿也。叶似艾,青白色,长数寸,生水泽中。”

  芦蒿有水陆两种,形状相似,但水生者气味较香,质地脆嫩。三国时陆机在《毛诗草木鸟兽鱼虫疏》里说:“蒌蒿,生食之,香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以为茹。”蒌蒿天生碧绿青翠,即使煮过依然鲜艳可人。而且芦蒿本身会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菊香,开胃醒酒。嚼之外脆里糯,清甜无渣,满嘴生津。所以不管是煸炒,还是烧汤,那种天然新绿,犹如根根碧玉簪,活色生香,显得特别生动。

  “厥蒿二月生,细白美盈寸”。早春二月,芦蒿应市,正是绵绵春雨柔情缠绵,把江南的原野润染得如锦似绣。西窗下一盘碧绿的芦蒿,一瓶通红的葡萄酒,邀几个“好友围桌三面坐,还有一面让桃花”,此情此景,让江南的春天永久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所以元代诗人耶律楚材在垂垂老矣时,还忘不了那“细煎蒌蒿点韭黄”的日子。

  芦蒿是春蔬之上品,古人对其喜爱有加。清诗人朱彝尊写的一首《鸳鸯湖棹歌》诗,其中有:“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听说河豚新入市,蒌蒿荻笋急须拈。”陆游《戏咏山家食品》诗说:“牛乳抨酥瀹茗芽,蜂房分蜜渍棕花。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满含一种天真,一种风流,是对田园生活恬静舒适的渴求。正所谓“农家别有农家语,不在诗书礼乐中。”

  在南京人眼里,臭干炒芦蒿,是一道较有名的菜肴。即用质地较硬的臭干,切成丝和芦蒿一起炒制而成。上桌时臭干的臭香和芦蒿的清香,会产生一种更浓郁的香味。另外芦蒿炒肉丝,芦蒿经过一冬风雪滋补以后,与肉丝一炒,更觉清鲜不腻,脆嫩味美。还有冷拌芦蒿,将芦蒿放在沸水里烫上数分钟,捞起后用干丝、盐、味精、香油等拌之即可食用。用芦蒿烧汤,荤、素皆宜,成汤后,飘起根根青青的芦蒿,色、香、味俱佳。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蒿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世间,“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古人的眼光像是穿透了文字,没用多少跌宕起伏的文笔渲染,就把春天的神韵与芦蒿那不着痕迹的神态描绘出来了。

 
关键词: 芦蒿 河豚 江南 诗经 春天
  • 下一篇:成都文殊院2019年佛诞文艺晚会圆满_文艺晚会-浴佛-文殊院-成都-帷幕
  • 上一篇:光明时评:保留还是拆除历史建筑应审慎_建筑-历史-老街-开发-改造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