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守望家园:敦煌壁画里的“西游记”_玄奘-取经-壁画-西行-西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堃  浏览次数:965
核心提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明代的吴承恩根据唐朝僧人玄奘取经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小说里的唐僧即是玄奘,那么小说里的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的还是也有历史依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明代的吴承恩根据唐朝僧人玄奘取经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小说里的唐僧即是玄奘,那么小说里的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的还是也有历史依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明代的吴承恩根据唐朝僧人玄奘取经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小说里的唐僧即是玄奘,那么小说里的孙悟空,是吴承恩创造的还是也有历史依据?

  甘肃省瓜州县东千佛洞里一幅900多年前的壁画,给出了答案。

  在中国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东千佛洞里,有一幅900多年前的壁画,上面描绘了玄奘师徒的形象,要比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西游记》还早300多年,成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东千佛洞里的取经图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和商贾重镇。闻名于世的敦煌石窟群,就位于这里。东千佛洞和榆林窟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千佛洞现存洞窟23个,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洞窟壁画著称。其中,开凿于西夏时期的两个洞窟规模最大,被专家称为“西夏二窟”。在这里,专家找到了记录大唐高僧玄奘取经的西夏壁画,一共有6幅。最早的那幅就在第2窟里。

  第2窟后穿道东西壁上,各有一幅彩绘的水月观音,技艺精湛,堪称绝品。更为重要的是,这幅壁画中出现了目前所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玄奘取经图”,表现了玄奘西行求法时,向观音虔诚膜拜的画面。

  “水月观音”,是佛教三十三观音之一。壁画主体是端坐的观音,神态自若,周边彩云环绕。画面右下角,是玄奘和徒弟。玄奘面容丰腴,身披袈裟,双手合十面向观音,沉静虔诚;而满脸猴气的徒弟,牵着马,手搭凉棚,好奇地眺望着观音,调皮的神态跃然壁上。虽然整幅画面,观音的形象占据了较大部分,唐僧师徒形象相对较小,但从人物衣着,以及马背上看不到装经书的包裹、装经文的木盒等细节判断,壁画描绘的是玄奘取经途中的情景。

玄奘冒险西行取经

  专家经过考证后认为,画面描绘的是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事件。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26岁的玄奘为寻求佛法真理,决定西行取经。但由于当时唐朝基业初创,疆域未定,所以朝廷严禁百姓私自出入境。当年闹旱灾,玄奘冒险随着逃荒的人群混出长安城,一路经过秦州、兰州。到达凉州时,朝廷捉拿玄奘的“牒文”也随之到达。当都督李大亮要派人缉拿玄奘时,凉州寺院的慧威法师得知了这一消息,就派两个弟子秘密护送玄奘西行。三人昼伏夜出,风餐露宿,经过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辗转到了瓜州,玄奘在阿育王寺,也就是后来的瓜州塔尔寺讲经说法一个多月。他一边打探西行的路程,一边做西行的各种准备工作。

  虽然唐太宗时期的国教是道教,但是瓜州刺史独孤达、州吏李昌都信仰佛教。当他们得知高僧来到瓜州后,喜出望外,从厚款待。后来李昌明白了玄奘就是凉州府要追捕的僧人,但被玄奘冒死西行取经的精神所感动,当面撕碎了文书并劝他及早动身。

  告别了李昌,玄奘一路向西,来到了锁阳城。这天清早,玄奘在寺庙礼佛时,一位石磐陀(即胡人信徒)虔诚地礼佛,并请求受戒。交流中,石磐陀表示愿意跟随玄奘西行取经,玄奘便收他为徒。一路艰辛,经过一次次生死考验,师徒二人走出了西域,到达天竺佛国,也就是今天的印度,研读佛学,带回657部经卷。

  甘肃省瓜州县文物局原局长李宏伟告诉笔者:“东千佛洞2窟现存两幅‘水月观音’壁画,其中《玄奘取经图》中的玄奘,基本上根据《大唐三藏法师自传》的记载,是真人真事在壁画上的再现,反映的是玄奘取经途中,在瓜州收徒、买马、夜渡葫芦河的场景。”

榆林窟里的取经归图

  榆林窟是敦煌洞窟群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榆林窟第3窟西壁南侧《普贤变图》壁画中的《玄奘取经归图》,也是西夏时期的壁画。这幅壁画中,玄奘师徒二人和白龙马立于河岸上,面向菩萨肃然而立。玄奘略显疲惫,合掌向普贤菩萨礼拜祈祷,猴面徒弟和驮着佛经的白马跟随其后。徒弟仰面向菩萨,双手合十;白龙马背上设莲花座,座上是一个大包袱,应该是佛经。玄奘师徒身穿短衫,打着绑腿,足踏麻鞋,显然是长途跋涉的打扮。这些都表明,壁画表现的是玄奘师徒从天竺佛国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从西天返回大唐长安的场景。

  经过专家反复研究论证,这两幅壁画均是西夏时期创作的。为什么西夏人也会像中原人一样,热衷于传播唐僧取经的故事?

  专家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西夏本来就是佛国,自李元昊立国后就推行佛教,举国上下都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依赖。历史上唐代高僧取经的故事自然也被西夏人所推崇。二是河西地区是丝绸之路的中枢,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内地的必经之路。从汉明帝到宋太宗,西行求法和东渐弘法活动延续了将近一千年,民众经过长期的佛教文化浸润,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对佛教、菩萨的崇仰之情。

  在中国甘肃瓜州发现的西夏壁画,多次出现唐僧和猴面徒弟的形象,这是自唐代《大唐西域记》、宋人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后,最早出现的唐僧和孙悟空的绘画艺术形象。明代《西游记》中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描绘,基本上脱胎于西夏壁画的绘画形象,而西夏壁画要比小说《西游记》早三百多年。

  (作者:张堃 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

 
关键词: 玄奘 取经 壁画 西行 西夏
  • 下一篇:名师谈艺·于漪:从小建立与中国语文的“骨肉亲情”_语言文字-民族-中国-也有-青少年
  • 上一篇:百年工匠精神 续写时尚传奇_裁缝-工匠-宁波-西服-奉化-皮尺-缝制-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傍着大雁塔卖门票 这个地宫“土味浓”_景区-地 • 南京玄奘寺义工扮成“猪八戒”派发腊八粥 全民
• 南京玄奘寺义工扮成“猪八戒”派发腊八粥 全民 • 电影《大唐玄奘》获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音乐
• 宽运法师寄语佛教新闻人:要有玄奘法师的精神 • 香港佛教界观赏电影《大唐玄奘》 分享玄奘法师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