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知味斋:荠菜_荠菜-野菜-春饼-春寒料峭-春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徐廷华  浏览次数:570
核心提示: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又名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遍布我国南北各地,春寒料峭中,在路边或野地里随处可见,俯仰可摘。《诗经·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又名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遍布我国南北各地,春寒料峭中,在路边或野地里随处可见,俯仰可摘。《诗经·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又名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遍布我国南北各地,春寒料峭中,在路边或野地里随处可见,俯仰可摘。《诗经·谷风》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记载。《尔雅》中也有:“荠菜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的说明。可见荠菜在我国生长最少亦有两千年以上。

  荠菜自古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爱物,它是春天的美食,家喻户晓,“春在溪头荠菜花”,文人常会吟咏这句诗。诗句原出自辛弃疾一首《鹧鸪天》词,全词为:“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白居易在《春风》诗里也说:“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把荠菜这个可爱的小生灵和梅花、桃花相提并论。

  与其他野菜相比起来,荠菜的味道是最好的,一来无腥苦;二来无怪味,摘些叶子用手一搓,便有淡淡的清香。与其他食材放在一起,淡者出味,浓者提鲜。可炒、可烩,多则可以剁肉拌之做馅,少则炒个鸡蛋或弄个鲜汤也是令人舒爽不过的事。

  荠菜不仅是普通百姓桌上的佳蔬,也是皇家贵族的美食。唐代的“春盘”,宋代的“春饼”,其主要成分就是荠菜。“春日春盘细生菜”“盘装荠菜迎春饼”,表明荠菜在古人眼里的身份。

  这种讨人喜欢的野菜,诗人陆游对它情有独钟,他曾多次写道:“今日食荠极美,虽小甘于五味,有味外之美。”并写诗称赞:“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等等,好一派田园风光。美食家苏东坡推崇荠菜,称赞荠菜能健胃消食,嗜食不厌,炸春饼以荠菜作馅料,较其他馅料清香。到了清代,郑板桥在其画中感叹:“三春荠菜扰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

  周作人在他的散文《故乡的野菜》中也有一段描写荠菜的文字: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后来马兰头有乡人拿来进城售卖了,但荠菜还是一种野菜,须得自家去采。《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关于荠菜向来颇有一段风雅的传说,相传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现湖北孝感),见乡民头痛难耐,便找来野鸡蛋和荠菜,煮给人充饥。当地人吃了以后,头不痛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就延续至今。

  荠菜也叫“报春菜”,春寒料峭之时,别的野菜还不见踪影,它就已经在田间地头出现了,带着锯齿的翠绿荠菜叶在每年的三四月间最为鲜嫩。荠菜用它的美味,延续了人们对它的千年钟情,吃的是一种情愫、一种心情、一种追忆。浸淫在荠菜的味道中,会萌生出许多乡村生活的质朴和美好回忆。

 
关键词: 荠菜 野菜 春饼 春寒料峭 春风
  • 下一篇:这根线联结着作品和人民——吴冠中的艺术追求_冠中-中国-艺术-作品-美术馆
  • 上一篇:语言论坛:文学贵在创造_人工智能-机器-模仿-人类-写诗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泥土芬芳:故乡的野菜_荠菜-野菜-马齿苋-故乡-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