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提升人文研究境界_研究-学术-学问-人文学科-思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0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吴子林  浏览次数:817
核心提示:研究学问、探索世界奥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进入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这个世界的理论建构,并践履于日常生活世界
研究学问、探索世界奥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进入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这个世界的理论建构,并践履于日常生活世界

  研究学问、探索世界奥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进入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这个世界的理论建构,并践履于日常生活世界。

  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理解世界是对象化的理解,探求的是“客观性真理”,重在利用厚生;人文学科理解世界则是生命气息的互动感通,所探寻的是“启示性真理”,重在树德立人。人文学科研究一靠生活,二靠思想,三靠学问,其中关键在于是否“有我”,是否能站到精神领域最前沿,兴味充沛地回答时代之问,谈论学术发现。

  根据多年观察,我总结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大概可分三种:一是职业的,二是事业的,三是趣味的。

  职业的研究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熟稔于心,运用自如;其研究多是“因题为文”,如课题的设置、刊物的策划、会议的研讨、市场的约请等;其笔力多集中于某一点,发掘细密,心态上是“完成任务”。职业化有其必要,但满足于这一状态,就往往屈己从人,疲于奔命,很难施展才华;且过于单一,容易自我重复,也常使研究蜕变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套路”。首先“资料见底”,即穷搜冥索,收集、整理、甄别、归纳所有材料,其次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最后在材料和理论的配置中提出些观点和看法。不乏识见,却也易为成见、俗见,久而久之,难免思想贫乏,言不及物,气味枯索。这类研究者不少,其中固然有“我”,只不过还未走出“小我”“私我”,难以推动学术大发展。

  事业的研究是将治学视为全身心投入的名山之业。这类学者往往数十年如一日,筚路蓝缕,心无旁骛,惓惓切切,苦行深学,视学术为生命;既高屋建瓴,质疑问难,又一砖一石,扎实筑基;对时代精神特具感知能力,鸿篇巨制粲然可观,识见规模远高同辈,引领当代学术思想潮流。其佼佼者强强联手,在保留学术个性前提下,构建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团队,秉持核心学术理念,斟酌古今,打通中西,融会诸学,衷取群解,参差己见,万流归一。其特出者孜孜于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学理性建构,大雅宏达,独创一格,施教启迪,指迷导悟,前贤后彦,学脉绵长,从中可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之搏动,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趣味的研究则是有灵性的精神劳动,是关乎生命价值、系乎人生况味的生活方式,因而研究者能够不慕虚荣,不从流俗,为性简素,自苦自适,心定气闲,任天而动,触事兴感,见微知著,因文为题,纵谈古今,纡徐不迫,讲论自乐;有细密处,有奔放处,豁朗深邃,不拘一格,极具创造性和生命力。此类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却甚为重大,因为这种自动的工作不忮不求,机心全息,力究本来,风神蕴藉,总是竭尽了心力,决不模糊敷衍;这是一种类似爱情的工作,知之深,爱之切,触处生春,若俯若偃,俱从其情,天趣盎然,启人心扉。总是有一种清淡与准确,蕴藏大量尖新学术创见,读者唯有“以心会心”方有所得;这是世间顶好的妙文,可惜凤毛麟角。

  上述三种治学类型,后两种研究有“我”,有“大我”,能将阅世、说理、论学三者合而为一,吐淬淋漓,卓然而为学问大家。

  正如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一诗所云:“从来才大人,面目不专一。”这些学术大家既有敏锐过人之思力,又有气劲神完之文笔;他们不仅是学问家,而且是文章家。他们的学术作品往往都是美文,不单能把理说圆,还有一种“余情”贯穿其中,显得从容、澹泊、丰饶,耐咀嚼,有余味,有气象。读他们的作品,神情声音毕现,骨骼血肉顿生。

  譬如,冯友兰、任继愈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陶行知、林汉达的教育学研究,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研究,钱锺书、俞平伯的诗学研究,缪钺、叶嘉莹的词学研究,顾颉刚、江绍原、钟敬文的民俗学研究,赵元任、周有光的语言文字学研究,顾准、孙冶方的经济学研究,费孝通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这些学术大家各自以完整的人对应完整的文化,是所谓“专家之上的文人”;他们学问淹博,著述宏富,都有学术思想体系的内在经纬,都有自身的结构支点,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格局,故能打通、激活各种学问以及人类文化成果,并复现为一个有机整体;他们寓思想于学术,并浸润自己的生命性情,故笔下生气流贯弥漫,文体浑然圆融,趣味盎然醇厚;其眼光态度、学养逸兴、意趣情致,都别具一格,戛戛独造。

  人文学科研究既是“无我”的,又是“有我”的:无我者无私我,有我者有真我。惟其如此,其创造力和生命力才能绵延不绝而有欣欣勃发之势。

 
关键词: 研究 学术 学问 人文学科 思想
  • 下一篇:南京市江宁区佛教活动场所实现微型消防站全覆盖_南京市-佛教-活动场所-接收-覆盖
  • 上一篇:乌鲁木齐法明寺端午前夕关爱老人_乌鲁木齐-赶制-义工-粽子-端午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考古的缓与急_考古-考古学-遗址-文献-研究 • 择一事终一生_敦煌-莫高窟-研究者-中国-一人
• 是什么限制了研究生的“问题力”_学生-提出-这 • 研究生教育需要一场“地震式”改革_研究生-教育
• 是什么限制了研究生的“问题力”_学生-提出-这 • 研究生教育需要一场“地震式”改革_研究生-教育
• 光明论坛:破除SCI崇拜回归学术初心_学术-评价- • 光明时评:取消论文“硬杠杠”是研究生教育创新
• 新闻随笔:中传教改,找到了混文凭者的痛点_研 • 发展研究生教育须保障质量_规模-研究生-研究生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