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拜谒季羡林憩园_临清-季羡林-故乡-母亲-拜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梦阳  浏览次数:248
核心提示:2019年7月11日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10日,临清市委、市政府联合聊城大学季羡林学院,开展系列纪念活动,举办运河名城大讲堂季羡林事迹讲
2019年7月11日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10日,临清市委、市政府联合聊城大学季羡林学院,开展系列纪念活动,举办运河名城大讲堂季羡林事迹讲

  2019年7月11日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10日,临清市委、市政府联合聊城大学季羡林学院,开展系列纪念活动,举办运河名城大讲堂季羡林事迹讲座,拜谒季羡林憩园,参观季羡林故居,召开追思会,举行《高山景行——家乡人记忆中的季羡林先生》一书首发式。

  我有幸受邀参加了这一系列活动。其中感受最深的是拜谒季羡林憩园。

  10日清晨,市委领导率车队前往季先生的故乡官庄。下车看见门框是由方正的水磨石制成,上幅刻着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白底金字“季羡林憩园”,门两边是黑底金字的对联:“集群贤大成学贯中外”“承历代师表德合古今”。黑色的铁栅栏门畅开着迎入吊唁的队伍。

  这时,天空飘起绵绵细雨,仿佛寄托着人们对季老的无限哀思。

  进门是一条狭长的白色石板路,两边是翠绿的松墙。沿路走去,迎面是一方刻着“季羡林先生”的黑色石礅,托着季先生的汉白玉半身雕像,在细雨中向人们淳朴地微笑着,栩栩如生。

  雕像侧旁是季羡林先生的生平简介,黑底金字的横石立在灰色的石礅上。

  雕像之后就是季先生和夫人之墓,三级台阶高,白色石刻围栏,黑色墓碑,后面是圆型的墓。高高的青绿梧桐树林遮盖下,右侧还有两尊形状一样的圆墓,紧挨着的是季先生父亲母亲的墓,再就是祖父祖母的墓。

  临清市领导代表大家敬献花篮、整理绶带,年轻的女市长祁学兰同志致辞,众人向季老墓三鞠躬,并参观了季老故居。然后,车队回到临清宾馆,由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磊同志主持追思会。下午又到宛园这座古色园林里参观了“季羡林与家乡”摄影图片展。傍晚,多数与会者散去了,我想到父亲故乡大丁庄看一下,但怎么都打听不出这个村庄。我想到父亲去世时,季先生亲口对我说过:“你父亲的大丁庄离官庄只十里地。”觉得到了官庄就等于去了父亲的故村,就毅然告诉司机改道,再次拜谒季羡林憩园。

  一个人在园内漫步。憩园最适合孤独地沉思……

  来到了季羡林身边,想起重读的季先生早期散文《母与子》,眼前浮现出他的母亲——“干皱的面纹,眼睛因为流泪多了镶着红肿的边,嘴瘪了进去。”然而子不嫌母丑,季先生“一想到,我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里遇到了这老妇人,便立刻知道,她不但现在霸占住我的心,而且要永远地霸占住了。”

  我读过许多篇回忆母亲的文章,而最刺痛我的心的是季先生的这篇《母与子》。

  季老幼年家贫,六岁离家,叔父把他接到济南,走上求学之路,这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关键的转折点。如果不跨出故乡,他可能会在故乡种一辈子地。

  然而他却后悔离开家乡。有一次他听对面的邻居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饱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夜,眼望远方,期盼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没有回去,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后来他一直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

  季羡林先生对母亲有着深深的爱,曾在多篇文章中有过深情的描述。九十大寿时,临清为季老贺寿,他在故居后面的父母亲坟前留影,在《故乡行》一文中写道:“娘啊,这恐怕是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故乡的人们,始终铭记在季羡林先生心头,同乡也时时刻刻挂念着季老。先生逝世后,就围绕他父母亲的坟建立了憩园。2010年4月5日,季羡林先生和夫人的骨灰安葬在这里,实现了他生前的遗愿,回到了母亲身边。

  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难忘的。不爱自己的母亲或爱得不深的人,绝对不会爱别的人,更不会爱祖国,爱故乡。

  季先生把对母亲的爱倾注在83万临清人民身上,他尽其所能为故乡出力,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1991年9月23日,季老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聊城参加“傅斯年学术研讨会”之后,又来到憩园原址旁边参观名胜古迹,期间参拜了临清的舍利塔。临清政府的同行人员告诉季老,他们一直想重修临清塔,但一直没有资金和能力做这件事。回京后,老先生就给胡乔木写了一封信,写道:“我这次回故乡临清,当地的党政领导向我提出临清舍利宝塔的修复事宜。我是一介书生,两袖清风,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办法,只好求您帮忙说话了。”季老一生从来“不愿意麻烦人”,更“不善于求人”,但为了保护家乡的文物古迹,为了满足家乡人民的要求,这一次竟破了例。1994年,季老还把自己获得的一万块奖金捐出来,设立了“官庄村季羡林教育奖励基金”,鼓励家乡成绩优秀的后生发愤读书。

  下午回到临清市,井扬同志又陪我参观了运河文化区的季羡林纪念馆。建筑高大、气派,藏有各种珍贵的纪念品。我深深感念临清市政府和人民对季羡林先生的尊重和热爱!这是临清历来重视文化教育的表现,正因为这种厚重、朴素、坚实的历史传统,临清一个不大的县,出现了季羡林先生这样世界景仰的文化名片。如临清市委书记何宪卓同志所说:季老是临清一个非常宝贵的“精神宝藏”,在他身上,既体现着爱国、爱党的政治性,同时又有淡泊名利的大家气质;既有超越前者的自学自律,同时又有脚踏大地的人格魅力。季老就如同一坛浓酒,时间越长越发醇香,走得越远,季老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就越加高大。我们应该继承、发扬、挖掘季老的人格魅力,共同建设好季老的家乡临清,这就是我们对季羡林最好的纪念。

 
关键词: 临清 季羡林 故乡 母亲 拜谒
  • 下一篇: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_林业大学-手艺人-回炉-湖南-南京-木雕-化生-百艺坊
  • 上一篇:福建耄耋老人会唱南音能做琵琶 盼古乐传唱不衰_传唱-琵琶-南安-耄耋-杉木-曲谱-福建-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