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传统村落:爱她,就要先懂她_村落-保护-传统-基因-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华东  浏览次数:577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传统村落最核心的保护价值在于它们是中华文化基因库。然而在保护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没有对基因解读予以相应的重视,尚未系统、深入、具体,并且是逐
众所周知,传统村落最核心的保护价值在于它们是中华文化基因库。然而在保护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没有对基因解读予以相应的重视,尚未系统、深入、具体,并且是逐

  众所周知,传统村落最核心的保护价值在于它们是中华文化基因库。然而在保护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没有对基因解读予以相应的重视,尚未系统、深入、具体,并且是逐村逐点地“读懂”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导致工作中时常出现一些失误偏差。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读懂进而绘制出每个村落的详细基因图谱,以期在清晰指引下展开各项工作,避免买椟还珠、沉香烧炭式的“保护发展”。

【一】

  不读懂村落,就难以实现自觉的保护。传统村落需要保护,是不言自明的吗?不是,反而需要充分的理由,尤其是对各利益相关方而言。传统村落保护的重大意义,凸显在中华民族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但现实中保护的责任或代价却由具体的人来承担。

  传统村落,于王二哥而言,也许是在邻居金碧辉煌的新房旁边那处屋漏墙塌的老宅;于张乡长而言,也许是上头发下来的诸多疲于应付的表格;于黄老板而言,也许是下一个投资开发战场……怎么向这些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的人说明,必须保护传统村落?王二哥拆了老宅盖新房让父母住得舒心,村落里忠孝传家的优秀传统就被损害了?张乡长把旧村推平盖成漂亮小洋楼,村民是不是幸福指数更高?黄老板把老房改造成民宿,村民得了租金老板赚了利润,岂不是皆大欢喜……可为什么这不能拆那不能建?

  正因为没有清晰具体地解读传统文化基因,对其保护价值的理解和阐释就会笼统、空泛、抽象,很难有能深入人心的说服力,就会经常面临诸如“你要你的保护,我要我的生活”这样的质疑和怨言,还奢谈什么重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呢?

  不读懂村落,就难以实现科学的保护。如果对村落优秀基因的解读局限在“敬天爱人、忠孝仁义、耕读传家……”这些抽象的描述,停留在“历史悠久、遗存丰富、独具特色……”这样空泛的层面,要保护的对象就是“山水环境、整体格局、传统建筑……”这般笼统的指定,对实际工作能有什么指导意义呢?把巷子里那块阻碍汽车通行的石头搬去垒护坡,没问题吧?可这么一搬就把村落文房四宝中的“墨锭”给搬掉了。把自家歪斜的墙基拿条石给砌直了,没问题吧?可这一砌就把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史上的见证之一给砌没了。把斗牛场铺上砖、修个看台便于游客们欣赏民俗表演,没问题吧?可这就失去了庆祝丰收的斗牛本来就该泥浆飞扬的本意。为更好地接待游客而要求村民讲好普通话,没问题吧?可那诘屈难懂的方言里留存的珍贵唐宋古语就这样渐渐消失了……正是因为基因解读的缺乏,不能把村落值得保护的优秀文化基因落到一事一物,保护的目标、策略、对象、措施都没有进行科学的判断,拍脑袋随意决策而导致的各种“保护性破坏”才层出不穷,好心办坏事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不读懂村落,就难以实现合理的利用。保护传统村落,并不只为留住过去,而是要让优秀文化传承于今日、发扬于未来,因此必须对传统村落持续地加以发展利用。但是,如果没有深入细致透彻地读懂村落中的每一点优秀之处,发展利用就会缺乏科学的定位、合理的目标、正确的措施。不懂得村落最珍贵的气质是宁静幽雅,就会招商引资酒吧餐饮让震耳欲聋的音乐喧嚣了小巷;不懂得祭祀的神圣和庄严,就会为了游客的观赏而天天在祠堂里轻浮装腔;不懂得民歌中沉淀的辛酸与忧伤,就会为迎合市场的喜好加上西洋配器……正因为没有读懂村落的文化基因,脱贫攻坚、村落旅游等才找不到文化内容和文化支撑,只是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那些焚琴煮鹤般的传统村落开发,不就是这么干出来的吗?

【二】

  充分解读传统村落这个文化基因库、民族历史书,是其保护发展的基础;广大工作者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长期努力,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

  对基因解读的重视远远不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投入,绝大部分集中在看得见、摸得着、能计量的水泥钢筋上。作为保护对象和发展基础的传统文化,反而被忽视,很少能得到挖掘、解读、保护、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基因解读,既没有纳入关注的视野,更不会列入工作的内容,很少有资金的投入,也缺乏相关人才的培养。

  基因解读的出发点不够客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容易走两种极端:要么极度蔑视,要么盲目崇拜。有人先入为主地贬低传统,更多的精力用来嘲弄传统文化的愚昧荒诞,而不是挖掘在今天可以传承发扬的优秀之处。另一个极端却是把传统供上神坛,顶礼膜拜,什么都好、什么都不能变,禁止这个不准那个,不敢追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这样的态度来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最终既保不住过去,也赢不了未来。

    基因解读的尺度和方法有偏颇。中国传统村落里蕴藏的一切文化,是中国的、乡村的、生态文明的结晶。然而今天衡量传统村落的很多尺度,其血脉其实源自西方、立足城市、服务于工业文明。用这些尺度去评估中国传统村落,看到的大多是缺陷:布局不科学,结构很蠢笨,功能不合理,生产很低效,生活不文明……如此一来,还能有什么传统是优秀的呢?解读村落也喜欢用高大上的洋办法,满脑子都是凯文林奇、大卫哈维、康泽恩学派、圣域理论、空间句法……为什么不能过度依赖这些方法呢?道理很简单,难道我们的祖先是按照这些理论去建村庄、盖房子的吗?用这些洋办法来解读我们的文化基因,不是郢书燕说吗?

  基因解读流于空泛和抽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解读,必须细致而具体,一村一寨、一房一屋地具体展开,绘制出可以指导实际工作的基因图谱,形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元素,保护利用才能得到明确的指引。如果所谓的优秀传统翻来覆去就是“天人合一”“择吉而居”“因地制宜”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车轱辘话,对诸如一道石板路该怎么铺才合适、一栋老屋可否改建、一处院墙可否加高、一条水渠能否硬化……这样具体细微的保护利用工程,又能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基因解读陷于盲人摸象。村落是个非常复杂的有机系统,读懂其文化基因需要综合多专业的知识。但如今的专业分得太细隔膜太多,历史、规划、建筑、景观、民俗、农业、美学、旅游……用碎片化的、线性的、解构的眼光来分析作为有机生命的村落,而且各专业往往互不沟通,各种物质载体间的文化联系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如此一来,文化解读不但是盲人摸象,而且摸的还是支离破碎的象。与之相应,政策、措施、项目等也只会是碎片化的。过去天地神人、生产生活浑然一体的传统村落,就在这样碎片化的保护利用中失去了系统性、整体性价值。

【三】

  应高度重视村落基因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有很强的天然自适性,如果加以充分有效的保护发扬,将使中国在后工业时代发展出与西方不一样、但很成功的文明,为人类的未来提供另一种样式。

  经过近百年的激荡变化之后,中华传统文化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就在乡村。历史就这样赋予了当代中国乡村建设更深远的意义和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保护、传承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凸显更宏伟更长远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传承和发展留存在传统村落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支撑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就成为历史性的任务。

  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必须对传统村落的基因解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水土流失越来越快的当下,再也容不得轻忽与懈怠。实在等不得了,村落里留存的文化基因片段,时刻都在遭遇自然衰败、人为破坏、扭曲变异的威胁,一位老人的离去可能就永远带走了一份珍贵的知识;一处老屋的倒塌可能就让一点传统消逝在废墟之中。

  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村落,爱她,就要先懂她!

  (作者:李华东,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村落 保护 传统 基因 解读
  • 下一篇:评论员随笔:“囤积知识”只是学习第一步_囤积-信息-知识-学习-更重要
  • 上一篇:百年传承清源茶饼 泡出浓浓“乡愁味”_泉州-茶点-乡愁-技艺-传承-武夷山-武夷-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文明之声·乡村遗产:田野中的家国情怀_乡村-遗 • 墙内看花:先锋书店开进古村落,赞一个_书店-先
• 让传统村落走向现代、走向世界_村落-传统-保护- • 代表之声:乡村建设应保护村落文化_乡村-建设-
• 乡村遗产活化让我们望得见山水_乡村-保护-活化-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