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书里书外:用阅读传递信心,用知识做好防护_疫情-阅读-出版-数字-内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2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胡妍妍  浏览次数:691
核心提示:在这段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日子里,许多人在家里进行隔离防护的同时,也着实体验了一把“数字化生存”。每天睁开眼就是刷手机上的疫情最新数据,身在天南海北却
在这段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日子里,许多人在家里进行隔离防护的同时,也着实体验了一把“数字化生存”。每天睁开眼就是刷手机上的疫情最新数据,身在天南海北却

  在这段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日子里,许多人在家里进行隔离防护的同时,也着实体验了一把“数字化生存”。每天睁开眼就是刷手机上的疫情最新数据,身在天南海北却始终关注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进展,家人微信群实时在线、通报健康状况,不能见面的好友通过视频“云聚会”“云健身”……对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切身感受到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的“爆发力”。

  为助力抗疫,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起倡议,呼吁数字出版阅读行业在疫情防控阶段,一方面提供免费阅读服务,加强优质内容供给,助力公众充实居家精神文化生活;一方面回应社会关切和公众科学知识需求,加快上线并免费传播防控疫情专题电子书和有声读物,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一时响应者甚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等数字化出版内容和有声读物陆续出版供公众免费下载,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信出版社等也开放大量电子书资源,各类阅读和知识服务平台更是推出抗疫阅读和视听学习专区,以充沛资源满足读者需求。

  电子书、有声书、知识付费,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对大众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这场疫情却让许多人切身体验到数字化内容制作与传播的便捷高效。数字出版可以跳过印务、物流和书店上架等繁琐的人工环节,直接实现数字化制作、分发、上线。一些针对疫情防控的科普书籍,还能根据不断有新进展的科研与医疗实践,及时修改更新,不断完善已经发布的内容,实现版本更新迭代。读者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数字化内容的同时,也能实时评论、便捷分享、与其他阅读者积极互动,从而带动数字化内容的广泛传播。

  从世界范围内看,一直以来,电子书领域实践较多的都是STM(科学、技术、医学)图书,因为其内容针对性强,读者以一线科研人员为主,他们需要通过阅读电子书、查阅数据库及时地获取大量专业知识。这次疫情甚至引发医学出版界的新举措,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期刊都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时期的学术论文投稿政策,鼓励作者将论文提交到预印本服务器上发表,让研究人员、决策者和公共卫生人员之间快速共享数据和交流信息,从而争分夺秒地去挽救生命。

  事实上,这次疫情成为数字出版行业的一次特别历练,让我们看到数字出版阅读与读者需求之间还存在缺口。一些电子书虽然出版便捷快速,但是在出版质量、制作水平、阅读体验、内容差异化方面还有不足。许多数字化出版只是在纸质出版的存量资源上做文章,缺乏更有针对性的内容创新和服务创新。虽然《2019年中国图书市场报告》显示,从不同阅读形式的时间比重来看,读者看电子书和听书的时间已经超过纸质书的阅读时间,但可以想见,传统出版与数字阅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共同发展。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的收获既来自翻阅书页的安宁与满足,也来自刷动屏幕的速度与热情。

  疫情时刻提醒我们重新思考阅读的意义。无论是积极敞开大门的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还是网络上激增的对流行病、公共卫生、医疗、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等相关主题的图书搜索,再或是方舱患者读书引发的点赞与热议,都是非常时期大众需要阅读、肯定阅读的最好说明。有网友还称疫情期间防御病毒的最好药物就是“不出门”和“多读书”,不出门是为了隔离,多读书却是为了沟通。书籍给予我们知识的力量,给予我们分辨的智慧,也给予我们共情的能力,在疫情危机的特殊时刻,依然能从纷繁的信息表象之下寻找真知,依然能超越个体的利害感受去体察社会,依然能给生活现场引入更多的思想资源与认知维度。正如近期一部反响强烈的书籍主题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所言,虽然身处疫情时刻,但是还有书籍,教会我们用阅读传递信心,用知识做好防护,用精神凝聚力量。

 
关键词: 疫情 阅读 出版 数字 内容
  • 下一篇:感受战疫中语言的力量_疫情-语言-湖北-人心-医疗队
  • 上一篇:春天,让书店“暖”起来_书店-实体-互联网-打卡-更多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人民时评: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_教师- • 新闻随笔:大学新生请带上这三个“行囊”_疫情-
• 新闻随笔:大学新生请带上这三个“行囊”_疫情- • 疫情下的这届学生,期待你们乘风破浪_歙县-学生
• 送你·去远行·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时光不负奋 • 人民时评:今年高考,在不同中孕育不凡_高考-疫
• 疫情期高考,一代年轻人的“成人礼”_考生-高考 • 今日谈:品悟端午文化内涵_端午-疫情-防控-习俗
• 光明时评:“云毕业”更值得铭记_典礼-毕业-毕 • 疫情之下话读书——阅读塑造人生_读书-闲书-疫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