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战胜疫情的力量_中国-疫情-孟子-中国人-有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于小植  浏览次数:949
核心提示:庚子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中国经历了严峻考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对疫情的基本控制,取得了抗疫战争的初步胜利,阶段性抗疫成果的取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庚子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中国经历了严峻考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对疫情的基本控制,取得了抗疫战争的初步胜利,阶段性抗疫成果的取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庚子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中国经历了严峻考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对疫情的基本控制,取得了抗疫战争的初步胜利,阶段性抗疫成果的取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机制具有极为深刻的内在关联。

  截至2020年4月14日,全球已有20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人数125万余人。面对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的紧张局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构想为疫情防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击疫情成为世界各国最终战胜疫情的首选和必由之路。《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传统文化是命运与共、大道不孤的当代中国精神的力量源泉,在与世界各国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彰显了责任与担当的大国气韵。

  在抗疫战斗中,中国出现了很多的义士。从被誉为“国士无双”的钟南山院士、上海华山医院的张文宏医生,到全国无数一线医护的“逆行者”,他们的身上都体现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的中国之“士”的精神。《论语·卫灵公》有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铁肩担道义”是中国的文化基因,中国抗疫英雄们的义举再次诠释了中国“德福一致”的幸福观念: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追求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疫情期间,一些国家曾经质疑中国,面对偏见,中国和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一种坦荡的“浩然之气”。“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在古代中国,“气”最早指代的是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国语·周语》有言:“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之乱也。”《淮南子·天文训》中也论述道:“宇宙生元气,气有涯垠。”这里的“天地之气”和“元气”指的是阴阳两气在互相激荡中所形成的动态和谐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交互则由“天地之气”的流动表现出来,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将“气”表述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接通乎天气。”这里的“气”成为一种连通天人的机制,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在这一哲学逻辑下,“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因子,始终影响着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与道德品格。

  先秦诸子都对“气”有着独到的见解,如《庄子·知北游》中将“气”纳入到生命范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所以“通天下一气而”;《孟子·公孙丑上》则直接赋予了“气”更为崇高的人格力量:“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在孟子的观念中,“气”与“义”和“道”互为表里,心中的正气不可损害,人的行为不可与内心相忤逆。孟子强调的“浩然之气”就是当代中国所提倡的“正直之气”,这种正气集“义”而生,使中国人的心中充满力量。

  疫情是对国家经济实力、科技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每个生命个体的考验。在这场严肃的考验中,中国人民理性而积极地配合国家的隔离政策,慎独自律、修己安人,表现出儒家文化对伦理和秩序的注重,展示出“修齐治平”这一中国人独特而稳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义务优先于权利”的集体人格。《大学》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同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观念,浸透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代代传承,使历史链条上的每个中国人都具有一份浓重的“家国情怀”。

  历经五千年的沧桑巨变和磨难坎坷,中国愈发生机蓬勃地屹立于世界东方,受益于中国亘古绵延的优秀文化传统。天下为公、顺应自然而为、仁以为己任、浩然正气、家国同构等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是代代中国人汲取力量的源泉,中国人必将构筑起更加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韵、中国力量,取得抗疫战斗的最终胜利。

  (作者:于小植,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关键词: 中国 疫情 孟子 中国人 有言
  • 下一篇:书院制及书院联盟拓展高校学业新模式_书院-高校-学生-联盟-学业
  • 上一篇:真正的学者,要有超越世俗的纯真与虔诚——摘自章开沅新著_史学-学者-历史-学风-都是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耿宝昌:故宫是一所大学校_故宫-瓷器-文物-中国 • 中文人的守正创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20年开
• 择一事终一生_敦煌-莫高窟-研究者-中国-一人 • 光明论坛·温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 迈好大学第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从现在 • 光明论坛·温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 迈好大学第一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云敏:从现在 • 光明论坛·温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 大学“大”未必代表“强”_合并-高等教育-高校- • 文化评析:关注国外教材中的中国_中国-教材-国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