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微观中的诗情画意——“清代盆景文化展”观感_盆景-园林-清代-文人-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宁肖波  浏览次数:871
核心提示:盆景是立体的诗,无声的画,它物化着创造者的空间意识、审美观念,以及人生情趣和艺术修养。根植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盆景文化,体现了古人从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再到盆
盆景是立体的诗,无声的画,它物化着创造者的空间意识、审美观念,以及人生情趣和艺术修养。根植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盆景文化,体现了古人从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再到盆

  盆景是立体的诗,无声的画,它物化着创造者的空间意识、审美观念,以及人生情趣和艺术修养。根植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盆景文化,体现了古人从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再到盆中山林的生活哲学和美学追求。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一木代林,变城市、变居室为山林,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实在是传统园林文化与时代美学完美结合的产物。

  正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展出的“盆盎生趣——清代盆景文化展”,集结了百余件清代“盆景”题材精美文物,包括满饰珠玉且充满寓意的宫廷工艺盆景,盆景艺术三构件中的盆钵、几架,以及表现文人意趣的盆景主题书画等,集中反映了清代盆景文化发展的盛况及表现方式,从中不仅可见古人追求精致生活与自然生活的内心夙愿,亦可管窥其园林生活方式,更可“以古鉴今”,用这一形式向观者传达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营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园林与园居生活。

碧玉琅玕 巧夺天工

  肇始于汉代,历经魏晋南北朝发展初期及唐宋元各朝的不断发展,至清代,随着中国传统园林的集盛,中国盆景文化亦进入了成熟期,大量盆景艺术专著在这一时期面世。在传承和延续历代宫廷植物盆景陈设的基础上,清代宫廷出于对吉祥的世俗性渴求,出现了绚丽多姿的工艺盆景,其一般多为“御窑厂”或“造办处”所做,与之相配的盆钵及几架工艺用料亦极尽工巧,所代表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皇家品格。

  清宫旧藏的铜錾胎珐琅菱花式盆芙蓉石梅花盆景颇具代表性。它通高40厘米,盆径33厘米,菱花式铜镀金盆,盆口朝外一圈饰蓝色“T”字纹,盆腹錾胎填珐琅缠枝花纹,祥云纹足底。盆面以碎宝石铺地,芙蓉石制成满树的五瓣梅花,烧蓝花托,铜镀金花蕊,旁衬灵芝玉片、青金石假山和铜片小草,精美异常。

君子高格 诗情画意

  盆景艺术大多为文人喜好,究其因,其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者美学思想的折射。这和文人作品中追求的“境由心生”“道法自然”之观不谋而合。在狭小的盆盎之间,植物、山石、水、土等因素都被赋予无限的精神内涵。南北朝时,画家宗炳就运用画理缩景于盆,寄情山水,高枕卧游,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的诗意情怀。清初崇古之风大盛,文人将盆景艺术与书画美学、禅意思想、诗文古意等融合且发挥极致。盆景中的花草树石、山水林泉在文人指端呈现千姿百态,其中的一草一木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或超然世外,或自持傲骨,暗含了无限的意境。

  自古以来,岁寒三友等因为各自的特点而成为君子品格的代名词,如梅花迎风傲立,莲出淤泥而不染,松树四季常青,竹子挺拔不屈,兰花清雅高洁。清代的文人和画家将这种长植于中国传统文人社会的美学理念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特有的清新、脱俗、飘逸的文人盆景文化。

  在张晓村所绘“盆菊图”中,可见画幅引首题诗:“分得东篱种,旋栽老瓦盆。一枝堪自适,终日闭柴门”。钤有白印二枚、朱印一枚。画中绘浅盆之中立一株菊花,以一根细秆相扶,另一株枝叶懒懒地垂落。画风简率古朴。作者似在观照自己,虽然独处世外,但怡然自得。

深入生活 绮丽多姿

  清代以来,盆景文化已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山石还是植物盆景已不再是宫廷或文人雅士的独享,而成为家家户户陈设中必不可少之物。盆景集自然与园林之妙,与庭院民宅相衬,装饰居室。清代的园艺和盆栽著述丰富,大量汇编和辑录前人成果。盆景的普及,使得这一题材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年节物件中的表现对象,也用于佛前供养,民间皮影戏中的道具,还是摄影术刚刚传入中国后,拍照中常用的背景……这些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盆景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民俗风情及市井生活,反映出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消闲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盆景是微观的园林,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其在美学上的终极目标。盆景文化生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它成为当代体验园林文化,打造诗意栖居环境的重要抓手。今天我们透过“盆景”这一小小的隔窗,可赞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亦可深思中国盆景文化甚至是园林文化的发展及精神内涵。

  (作者:宁肖波,供职于中国园林博物馆)

 
关键词: 盆景 园林 清代 文人 文化
  • 下一篇:社交化让阅读不再孤独_社交-阅读-读者-互动-互联网
  • 上一篇:丁帆:酒事江湖别样人生_人生-饮酒-江湖-诗句-文人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