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知味斋:银耳_银耳-通江-匣子-延年益寿-补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徐廷华  浏览次数:1114
核心提示:银耳是中国的特产,发源于四川通江。它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真菌食品,又称白木耳、雪耳等,附木而生,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有“菌中之冠”
银耳是中国的特产,发源于四川通江。它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真菌食品,又称白木耳、雪耳等,附木而生,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有“菌中之冠”

  银耳是中国的特产,发源于四川通江。它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真菌食品,又称白木耳、雪耳等,附木而生,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野生银耳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福建、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和西藏等地。

  野生银耳数量稀少,在古代属于名贵补品。梁朝人陶弘景说:“老桑生桑耳,有白色者,软湿,人采以作菹。”唐代时,北方人称银耳叫“桑鹅”,豪贵之家常食用,称为“五鼎芝”,认为它像白灵芝一样珍贵。诗人黄庭坚写的《答永新宗令寄石耳》诗中有:“雁门天花不复忆,况乃桑鹅与楮鸡。”宋人陈仁玉也说:“银耳初如蕊珠,圆莹类轻酥滴乳,浅黄白色,味尤甘胜。”清宫侍女德龄著的《御香缥缈录·御膳房》中论述四川通江银耳时说:“银耳那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在清朝,京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大约在2两银子左右,如果买一小匣子的银耳,就要不吃不喝忙乎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

  古今史著和历代医学家通过临床验证,确认银耳有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生津目咳,清润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嫩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故而历代皇家贵族都将银耳看作“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慈禧太后名贵的补品应有尽有,但是她独爱银耳,每天早上不管多忙,都必吃银耳汤。据《御香缥缈录》记载,慈禧到老时“肌肤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细腻光润”。

  相传,辅佐刘邦兴汉灭楚“三杰之一”的张良,运筹帷幄,屡建奇功,成为汉王朝的开国元勋。汉政权建立后,他辞官隐居到四川留坝县学道去了。隐居期间,张良常以当地产的银耳清炖为食,一来补养身体,二来表示自己清白,不愿入于浊流。

  历史上还有一则趣闻:四川的通江银耳,名气颇高,但数量有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盗采之类纠纷也随之出现。为了禁偷窃,光绪二十四年,在银耳出产之地建了一块银耳碑,上写:“一则会从同以协众志,一则举领袖以求正直,一则联贫富以保出入,一则去奸贪以崇公正,一则支差役以定章程,一则弥盗贼以明善恶,一则讲孝悌以惩忤逆,一则尊学俊以赏奋典,一则卫弱女以防欺辱,一则济公钱以修善行。”这对通江银耳生产的发展,无疑是有其历史作用的。通常,树碑立传都是以人为对象。给一种食用和药用的植物树碑,恐怕在植物史上也是鲜见的。

  银耳入食,一般多为干制品,以干燥、嫩白、朵大、体轻、光泽、胶质厚者为上品。考究起来,野生银耳的质量优于人工培育的银耳,当今,贵州古田县为银耳的主要产区,并因此获得“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称号。

  银耳入馔多制作甜菜。早年,我母亲在初冬季节开始,常会抓几朵干银耳在温开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放在大砂锅里加水烧开,待水开后用文火慢慢地煨至银耳成糊状,这时母亲会放入适量的冰糖。寒冬腊月里,每天早、晚她会盛两小碗,一碗给父亲吃,一碗留给自己吃,我们几个小孩子只能眼巴巴望着。母亲说:“这是给大人吃的,补补身体。你们小孩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需要滋补。”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银耳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人皆可品尝的佳品。不再是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逢年过节,银耳红枣汤、山楂银耳粥、银耳薏米羹,都成了一般家宴待客的一道点饰品。氤氲的热气中,人人脸上都荡漾着一丝笑意。

 
关键词: 银耳 通江 匣子 延年益寿 补品
  • 下一篇:读者之声:读书纪录片也能再刷屏_纪录片-书籍-读书-这部-节目
  • 上一篇:墙内看花:古风音乐——固根本浚泉源,迸发耀眼光芒_古风-音乐-敦煌-东京-传统文化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