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演员高仓健去世了,淋巴癌,享年83岁。本月10日的事,昨天日本方面才发布消息。我想,在咱们这边,好多人尤其是有一点儿年纪的人听到这消息都会心中一凛,因为套句俗话说,高仓健承载了我国几代观众的集体记忆。
若论日本男演员在中国影响力的话,恐怕没有哪个能够超过高仓健。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国门刚打开的时候,虽然日本影视剧批量进入,但大师级的三船敏郎、三国连太郎等已经相对“过气”,活跃着的三浦友和等又与我们国内的“奶油小生”并无二致。忽然,伴随着电影《追捕》,高仓健扑面而来,其与片中的主人公“杜丘”,就此几乎被我们等同。在我的眼里,仲代达矢也堪称日本电影中标准的硬汉形象,可惜在那时进来的《华丽的家族》中,他演的是长公子,因为长得太像爷爷而遭到父亲忌恨,最后在理想破灭之后开枪自杀。因为这个角色的柔弱一面被仲代达矢演绎得太精彩,从而使我们错失了他的“固有”形象。《追捕》中的高仓健显然不同,墨镜、鸭舌帽、高领风衣的时尚装扮,坚强刚毅又有些忧郁的沉默表情,令国人耳目一新。于是乎,以高仓健为“蓝本”,国内响起了“寻找男子汉”的声音,硬汉形象甚至一度成为女青年择偶的标准。那次寻找的结果最后如何已经不记得了,但我们不能不承认,高仓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和精神生活。实际上高仓健的伟岸形象,在那个时期的日本男演员中也有“另类”的意味,因为他们之中的多数是以一种滑稽甚至猥琐的形象呈现。
不错,我们通过《追捕》而认识高仓健,定格高仓健。“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啊,走过去,你就会融化在蓝天里。”片中的这段台词,很多人耳熟能详。那首“啦呀啦”的《杜丘之歌》,也都会哼上几句。但像报道所言把《追捕》视为高仓健的代表作,我不认同。我觉得,那只是《追捕》先入了国人眼帘而已。《汉书》中丞相王嘉有个进言:“唯陛下观览古今,反复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而在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上,人们却往往难逃先入为主的窠臼。比如前些年他来我们这里拍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我就以为他要扮演关云长呢。高仓健一生拍过200多部电影,他早期的那些黑帮片、武打片、警匪片,如《暗黑街最后一日》、《饥饿海峡》、《新干线爆炸案》等,看完也就看完了,只是看到了高仓健的年轻时代或稍微年轻时的他而已。如果要是我来推荐高仓健的代表作,就与《追捕》同时期的作品而言,会推山田洋次导演的《远山的呼唤》。影片开始,北海道的根川原野上,“春天姗姗来迟”的时节,“高仓健”在雷雨前的原野上疾步行进,伴着隐隐的雷声;中段,高大壮硕的“高仓健”与清瘦单薄的“倍赏千恵子”在共同的劳作中渐渐走到一起;末尾,茫茫雪原上奔驰的列车中,人性的至纯至善至美得到充分展现……这一切,均非《追捕》那个只是有些刺激的故事所能比拟。而细细看去,《追捕》其实是一部根本经不起推敲的烂片。一个东京地方法院的检察官,仅仅因为两名“路人”的指认,就成了窃贼;且偷的不过是一部相机和一些现金,赃物直截了当地放在家里。检察官是何种为人,抓捕他的同事又非常清楚,如何就至于百口莫辩,必须走上先逃亡再以期自证清白之路?
俱往矣。随着高仓健的逝去,一个象征着中日文化交流的鲜明符号也势必将随之而去。一个演员,能够如此赢得异国人民的心,无疑是他在人生中所扮演的最好角色了。
一路走好,高仓健先生! 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