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组珍贵抗战史料首次公开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9日开展;包括560余件日军暴行实证,抗战资料等
“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本月9日开展,将展出精选的560余件珍贵档案文献等。
新京报讯 昨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市档案馆了解到,本月9日,为配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大活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档案局(馆)将首次联合推出“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此次展览“1944年北京伪劳工名册”“敌人战争罪犯调查表”、“卢沟桥大事件”等38组档案将首次“亮相”。
此次展览在北京、天津两地同时展出,河北则于京津两地开展后推出。展览从三地档案馆的410余万卷馆藏中精选出560余件珍贵档案文献展出。
此次展览共分为“华北危及 救亡图存”、“卢沟醒狮 全民抗战”、“八年沦陷 燕赵悲歌”、“不屈斗争 伟大胜利”、“累累罪行 铁证如山”、“抗战群英 万古流芳”等六个部分。
前四部分以时间为序完整展出八年抗战的珍贵档案,而后两部分则是两个独立的专题。北京市档案馆展陈处处长王勇介绍说,“累累罪行 铁证如山”首次展出了国民政府战后对日本战犯罪证的调查资料,“抗战群英 万古流芳”则以抗战英烈资料为主。
王勇介绍,三地展览同一主题、各有侧重。“我们此次展出的档案文献中有一半以上是北京当时的抗日资料。而天津和河北则侧重于他们本地的资料。”
在北京市档案馆二楼,50多件日本侵华罪行的调查表首次展出。这些调查表都是1946年国民党统计日本侵华罪行时,由受害人本人或其家属口述而手写而成。
战后国民政府对战犯罪行的调查档案共有700余件,此次是精选了部分展出,王勇说,“今年内我们将根据该调查表重新出版《日本侵华罪行实证》,在书中加入我们最新向社会公开的调查表的原件影印版。”
- 档案
1 日军罪行实证展
军车街头肆意轧死幼女
档案馆一楼展览馆展览厅中,一份日本重要战犯名单引人注意,名单中包括战犯的姓名、职务和所犯罪行。28个甲级战犯名单列在其中。
通过展馆中的电子屏,可以看到261名战犯的全名单。此外,远东国际法庭对于二战期间《日本战犯罪证调查小组搜集战罪证据标准》亦首次公布。
在公布的日军罪行调查实证展中,一份份来自战争受害者或亲属的笔录见证了日寇的累累罪行。其中包括日军1813部队汽车在北平街头横冲直撞,轧死幼女牛惠君的笔录;市民萧金有被敌人杀害的调查报告等。
在“傅金子被敌人侵害的调查”展上,被害女孩的口述笔录,成为日军暴行的铁证。据其本人口述日军二九八三部队二等兵滕田见其美貌,将其强奸,时年17岁。
潘家峪惨案调查报告,日军两年时间围攻潘家峪130多次,杀害村民1174人。
2 “伪劳工名册”
12万北京市民成劳工
此次首展的档案包括大量侵华日军在北平的暴行档案。《北京特别市管理颐和园事务所关于日人拟起运“海岳开襟”等处砖石经派警前往制止的文件》透露,在日本入侵华北后,日军便开始有组织地盗窃圆明园长春园等处的文物。王勇介绍:“40年代初,文物管理部门曾多次发文制止。这些文件也是日本人掠夺中国文物的见证。”
在首次公开“1944年北京伪劳工名册”前,王勇介绍说,当时北京城区的人口仅为164万人,而登记在册的劳工数量就有12万人。这份名册详细记载了劳工姓名、年龄、籍贯、教育程度等情况。名册显示,这些劳工有大部分是年龄在13、14岁的儿童,这份名册也成为日本人奴役中国人的历史见证 。
与这些罪证调查同时展出的还有日军北平入城司令张贴的《敬告市民书》,这份文件中日军宣称“善待市民”的承诺与此后对国民的奴役形成对比。
3 血洗潘家峪
1174村民被杀害
此次展览除展出了日军在北平的暴行外,还联合津冀两地为北京市民展出了不少日军在华北的暴行和华北人民抗日的档案。
其中,档案馆展出了潘家峪惨案调查报告。据王勇介绍,潘家峪是冀东抗日根据地之一,也因此成了日军“扫荡”的重点地区。从1938年夏季到1940年底,敌人围攻潘家峪就有130多次。
“1941年1月,日本驻唐山部队指挥官,召集丰润日本顾问佐佐木二郎以及遵化、玉田、滦县、迁安、卢龙、抚宁等县日本军官和伪丰润县公署、警备大队、警察所等日伪人员,血洗了潘家峪。”
潘家峪报告于1946年调查该村,调查报告落款的调查人为“丰润县司法处审判官王琦”,报告记载了受害人潘国柱等人的家属讲述的日本军官佐佐木二郎等人的暴行。报告在五月三十日得出结论,村民1174人被杀害,房屋毁坏1975间,烧死骡马驴牛123头,猪羊共640只。
4 北平市政府公函
讲述张自忠路名由来
一份《告全国民众书》记载了在日军侵华初期,北平大学生号召国民抗日的历史。这份由清华大学学生自治委员会为华北事变印发的传单,向全国喊出了“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份文件的日期是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九日,据介绍,这份文件记录的就是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爱国学生发起的“12·9”运动。
档案馆还展出了《卢沟桥歌》歌谱,以及当时北平市记载的《卢沟桥大事件》等历史档案。参展观众可在歌谱下方用耳机听当时歌曲的录音。在一幅幅难民照片后,北京市商会临时救济会施粥厂领粥人及煤粮消耗数目日记表也首次展出。
在“抗战群英 万古流芳”部分,有关抗战英烈的纪念档案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一份落款时间1946年,名为《北平电车公司关于为张自忠将军举行公祭的通知》,记录了抗战胜利后北平各界纪念英烈的活动。
在1946年9月7日和10月4日,国民党北平市政府连续发出了两份公函,提请北平临时参议会将铁狮子胡同改称张自忠路、北沟沿胡同改称佟麟阁路、南沟沿胡同改称赵登禹路,以纪念英烈。1946年11月16日,临时参议会发布文告,批准了三条路的改名。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为 本版摄影/彭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