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半日闲谭:露从今夜白_节气-丰收-诗意-是一个-这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1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诸荣会  浏览次数:827
核心提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因为这诗,白露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有诗意的一个吧!只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最早在渭水之滨唱出这首诗时,“二十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因为这诗,白露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有诗意的一个吧!只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最早在渭水之滨唱出这首诗时,“二十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因为这诗,白露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有诗意的一个吧!

  只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最早在渭水之滨唱出这首诗时,“二十四节气”还没有在中国文化中定名。连作为其雏形的“十二月纪”中,也没有白露的身影。这一点白露与处暑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白露似乎从来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强的存在感,而且在它出现在“二十四节气”中之前就已经以诗的方式充分显示了。

  的确,白露作为一个节气存在,似乎远没有她作为一个诗歌意象的存在出现得早,且给人印象强烈。诗中的白露,恰如一个姓白名露的小姑娘,远远地在水一方,也在每一个中国人梦中和心头顾盼千万、巧笑千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是陶渊明为她的清丽、多情而对她生出的多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遭遇困苦,从她那儿得到的慰藉……

  白露,完全是一个诗意的存在,是一个美好的节气。此时,天的色泽由浅蓝或湖蓝变成了一种瓦蓝,蓝得深而明亮,翠而透明。天的高度似乎因之上升了许多。此时的风,呈现出一种自由自在、不凉不热、不急不躁的特点,步子缓缓地,动静轻轻地,从容稳妥、恰到好处。

  时至白露,夜间的露水会凝聚枝头草尖,不会再被蒸发成热气,风不再狂暴,雨不再瓢泼;呢喃的秋虫,“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将寂静乡村夜晚鸣唱得更加寂静;而乡村的夜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人变得沉静而嗜睡,就连雄鸡的司晨也如梦呓一般,常常不能把人叫醒;晨起,清风拂面,自有一种凉意轻浸肌肤,又浸进心头。走向田野,鞋袜和裤角会不经意间被露珠粘湿,而一同被湿的还有心境;怀着这样的心境,或许会发现平时视而不见的野菊,此时正在向你微笑,平时充耳不闻的鸟鸣原来竟是那么的动听。将一枝野菊花别在胸前的,竟然是一位附近的村姑;锄禾的老农,锄累了会抬头望一望远山……他们虽未必懂诗,此时竟也成了诗人一般,竟也低头寻觅,抬头望月;竟也笑对鲜花,闲看流云。

  呵,白露让所有辛劳和忙碌的人们,即使只是庭前独酌,也能获得一份沉醉;即使只是山野漫步,也能获得一种超逸;即使只是田头小憩,也能获得一种人生的旷远。白露,常让人收获一份关于秋天,关于丰收的心情。

  尽管有“白露到,打红枣”和“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的农谚和俗话。真正丰收的时节,要待到寒露、霜降,甚至要等到秋后初冬。但不是丰收的白露,却是丰收的前夜。以我的老家江南为例,此时中稻穗尖的稻粒已然黄了,穗末的稻粒在灌浆,日日饱满;晚稻则正在运穗扬花,秋后的丰收已真的在望!北方的苹果、葡萄、香梨、柿子等,已长得足够大了,只是还泛着青色,皮下的糖分还没积攒得足够,吃起来还有点酸涩;高粱也没红透,大豆也没有满荚,玉米也没完全老熟……该忙的已然忙过,该有的已然将有,正可等待丰收。

  既然只需等着,就得慢慢地,因为时至秋天,地球和太阳的运转似乎也慢了不少,“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古训驱使着的只争朝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俗话驱使出的风风火火,都已过去,转慢了的地球,这才让夜间的露水在草尖凝聚成珠,且挂在草尖不至于跌落,而使之在早晨的阳光下白亮亮地闪光,闪出二十四节气中白露这个诗意的名称。

  “慢慢走,欣赏呵!”这是美学家朱光潜对于世人的告诫。的确,再美好的风景,如果走得太快,终究无法收获诗意。历代的诗人们,正是在这特殊的节气中,与自然与季节一起放慢了脚步,这才使这个节气充满了诗意。

  是的,不要急,也不必急。白露是一个定型的节气——是果,都将由浆变成粉,由酸变成甜,由青变成红;是实,都将由空变成满,由瘪变成饱,由青变成黄;是生命,都将由稚嫩变得坚强,由轻狂变得稳重,由青涩变得成熟……

  “白露不露。”此乃白露节气人们之于穿衣的一句俗话,未尝不可当作这个节气中的一句人生箴言:时至白露,该遮蔽的岂止是夏天裸露的肌肤,乃至动人的曲线和丰满的身材!所有的锋芒毕露,所有的春光烂漫,所有的热情似火,从此都将含蓄地交给秋凉的考验和严冬的深藏;唯有如此经历的生命,才能进入季节的轮回。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夏天是春天的故乡,秋天是夏天的故乡。就在那天空的月亮显得特别明亮的某个秋夜,诗意的白露,就会穿过春风,穿过夏雨,向我们走来,而来到我们面前的恰是那一位在水一方名叫“白露”的佳人吧!当她天真地欲将草尖一颗晶莹的露珠采撷给她的心上人时,纷纷凋落的一定不是露珠,而是那水中的芙蓉。

 
关键词: 节气 丰收 诗意 是一个 这是
  • 下一篇:圆瑛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在福建古田极乐寺召开_佛教-古田县-福建省-大师-民族
  • 上一篇:将好故事一直讲下去_评书-传统-故事-讲故事-智人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画中话节气:画说秋分时,喜迎丰收节_丰收-画面 • 古韵新咏:端午说_端午-节气-祈福-忠良-汨罗
• 赏花品茶话谷雨_谷雨-节气-牡丹-习俗-时节 • 清明说_清明-祭祖-融入-节气-郊游
• 墙内看花:文创产品应有“文化味”_产品-文化- • 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冬至后如何养生_
• 文化脉动: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_清明-传承- • 农民丰收节:不仅是节庆更是文化提醒_丰收-秋分
• 三农杂谈:二十四节气不能丢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