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名师谈艺·马书林:笔有情墨无界_中国画-笔墨-艺术-画家-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书林  浏览次数:343
核心提示:雾雨荷(中国画)马书林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为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对中国画领域产生震荡和冲击。中国画画家
雾雨荷(中国画)马书林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为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对中国画领域产生震荡和冲击。中国画画家

20180831_003

雾雨荷(中国画)马书林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为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对中国画领域产生震荡和冲击。中国画画家一方面要在继承传统中冲破根深蒂固的观念意识升华自我,另一方面又要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也就是说,既要推陈出新又不能无章无法离经叛道。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每一位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也造就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在文化愈加自信、视野愈加开阔的新时代,如何从传统中汲取精华,滋养心灵,坚定信念,自强精神,让民族艺术焕发时代光彩,成为时代赋予美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中国画重写意,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美学基础。作为中国画要素的笔墨,不仅仅是表现形象的技巧,更蕴含寄情于神的审美意趣。笔墨是画家心灵的迹化,是学识修养综合表露的载体。我个人偏爱洒脱自然的笔墨,狂野中亦有章法,自由而中矩,无意而得意,不为而为之。我认为作画大可不必给自己划界限,只要熟知、掌握基本的中国画技巧,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笔有所运,进入自然天成的创作状态,总能寻得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和审美情趣。

  中国画的语言方式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又有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创作者对于中国画表现工具如笔、墨、宣纸等属性的熟知掌握程度,与创作的成败息息相关。历史经验昭示我们,中国画画家要想拥有自己的艺术语言个性,既要充分运用发挥中国画特有工具、材料的属性与神采,又不能受工具材料、笔墨语言形式所限。有思想的画家,对笔墨外在表现形式的思考、怀疑、顿悟,总是发自内在精神的超越。他们往往在深刻认识东方艺术阴阳互动、计白当黑等哲学精神的基础上,从一贯被人们奉为定律的成法中挣脱而出,突破传统笔墨语汇的限制,以超越世俗得失、无拘无束的写意精神挥写心绪,笔墨呈现精神张力,使笔与墨的表现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在继承与创新的艺术实践中,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一定要表现对时代新风的感知,再现中国文化思想中的凛然正气,在创造中升华奔涌的情绪,让时代心象与灵魂撞击。我常喜爱表现关羽、包公、孙悟空、穆桂英等人物,便是因为在这些历史经典人物形象中,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至善至美、纯正无私、刚正不阿等浩然正气。正是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和蕴含其中的人文思想,唤起大众审美心理的共识与共鸣。实际上,只有当作品与观者心灵能发生碰撞并产生共鸣,艺术作品才能显现出它真正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为历代画家虔诚地崇奉与传承。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也成就了一代代宗师。从另一方面说,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支配作品艺术灵魂的。能否凭生活之情感积累、天赋之艺术感觉,让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如若体会不到这一点,使中国画过于依赖笔墨形式,笔笔讲出处“一波三折”,处处论来历“逆入平出”,笔墨规律、笔墨情趣最终必然落入形式主义和程式化窠臼。

  纵观中国美术史上已得到世人公认的大家,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冲破传统的束缚,都是在受限制的笔墨法则中获得自由后重生的。我在中国画实践中深深感悟到:笔墨本身是有情感而无边界的。从笔墨泼洒的偶然性到必然性的驾驭,画家通过反复、长期的实践,才有可能进入一种创作的自由状态和理想境界。在此意义上,中国画创作也可以说是在物我两忘中求得放浪于形骸的一种精神体验。

  有志于中国画创新的美术工作者,在积极实践的同时,有责任发扬光大中国画学系统里深蕴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画传统,远不止元明清以来的文人画传统,岩画、彩陶、青铜、汉画,各种形式的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生生不息的民间艺术以及民俗文化,宗教、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都蕴含有极为丰富的中国文化思想,值得中国画创作者研究和借鉴。我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个展中展出的作品《贵州傩戏》《社火》《花脸》《秦韵》等,就是近些年对民族民间文化学习、研究之后,所表达的文化理解和视觉感知。我深深感到,民间文化的营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深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理解形神论的要义,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突显艺术个性和时代风貌,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马书林,1956年生于沈阳,曾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等职。其代表作品有《向天歌》《冰清》《弄春晖》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上海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出版有《笔墨本无界——马书林画集》《书林画语——马书林中国画作品集》及《西藏游踪》等著作。

 
关键词: 中国画 笔墨 艺术 画家 精神
  • 下一篇:安徽护国寺举行佛七法会 宽容法师受邀传授八关斋戒_斋戒-法师-传授-宽容-大众
  • 上一篇:金秋流行素火锅:素食自热火锅走红厦门素食展_素食-火锅-厦门-佛教-麻辣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名师谈艺·范存刚:画当“得意”_绘画-大写意- • 名师谈艺·王迎春:走好中国画变革之路_中国画-
• 名师谈艺·杨延文: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_艺 • 名师谈艺·吴悦石:以学问温养书画_书画家-中国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