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名师谈艺·王迎春:走好中国画变革之路_中国画-人物画-太行-中国-艺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2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迎春  浏览次数:96
核心提示:中国画作为民族传统绘画,近代以来,面临着如何随时代变革、与时代同步伐之挑战。为此,我国几代美术工作者接力探索,在承扬中国画优良传统的同时,亦有选择地汲取外来
中国画作为民族传统绘画,近代以来,面临着如何随时代变革、与时代同步伐之挑战。为此,我国几代美术工作者接力探索,在承扬中国画优良传统的同时,亦有选择地汲取外来

  中国画作为民族传统绘画,近代以来,面临着如何随时代变革、与时代同步伐之挑战。为此,我国几代美术工作者接力探索,在承扬中国画优良传统的同时,亦有选择地汲取外来艺术之精髓,铺就了一条影响深远的中国画变革之路。

  20世纪初,中国画面临发展瓶颈,徐悲鸿等先辈遂提出要改良中国画。在对现实的关注中,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成为艺术家思考的主题,古代传统人物画逐步转向写实的现实人物画形态。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力明显有所提高,大大超越了人们对中国画,尤其是对文人画的承载力之担忧。上世纪70年代,我也遵循徐悲鸿对中国画进行改良的道路,在人物画艺术实践中加入西方素描造型元素,逐渐突破古典文人画程式法则,用水墨刻画工农兵形象,以中国画反映时代面貌。这一时期,本不善于写实的传统人物画,基本可以完成深入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能够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涌入中国,关于中国画的发展方向再次引起大讨论。有人悲观地认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可以进入历史博物馆”等等。这些论调曾引起中国画界同仁一时激愤,也促使他们陷入深深思考。当时,我所在的中国画研究院为此组织了三次座谈会,不同年龄段的画家和评论家就此展开讨论,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老画家们认为,中国画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发展至今,不可能轻易被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所否定。中年画家倾向于认为中国画需要改良,否则将难以承受表现时代发展的要求。一部分青年画家则认为应冲破传统绘画程式的藩篱,紧跟时代潮流。

  在这次大讨论中,我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当时,我已有多年中国画创作实践经验,认为不必把西方现代艺术潮流看作洪水猛兽,国门已打开,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是必然,对中国画家的影响,也会有个过程。毛泽东同志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所以,对现代艺术要先了解、研究,然后再进行选择;对中国传统艺术要敬畏、热爱又不保守。同时,我开始思考,仅注重写实会是中国人物画最终的价值取向吗?

  1979年,吴冠中在《美术》杂志发表了《绘画的形式美》一文,1980年又发表了《关于抽象美》一文,这两篇文章使我有顿悟之感。中国人物画仅具有一定的写实能力远远不够,中国传统绘画所要求的写意性、诗意性等在中国画现代形态的形成中同样不可或缺。我开始探索写意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在创作中如何发挥应有作用。1984年,我与杨力舟赴太行山区抗战遗址写生。一天下午,夕阳照耀下的黄崖洞,悬崖层叠,壁立千仞,让我们产生了眼前仿佛是一组人物群雕的幻觉。这种大自然的形式美启发了我们,促成了《太行铁壁》的创作构想。作品完成后,参加当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金奖。这届美展以其作品多样化的姿态改变了之前艺术面貌单调的局面,成为新时期最具突破性的展览之一,艺术家的创新意识也有了新的飞跃。

  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作画过程中浅尝过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后来,又去欧洲各大博物馆考察了半年,认真欣赏、了解欧洲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及当代艺术。李可染先生曾说,对待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而我认为对西方艺术,应以最大的热情走出去,再以最大的自信走回来。通过这次考察中对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和思考,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前景反而更有信心了,深感中国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何不坚持其特色、挖掘其精髓,使其蓬勃发展呢?

  在参与中国画变革的步伐中,我带着这份自信始终笔耕不辍,在具备一定写实能力的基础上,尽力探索语言形式的多样性。2008年,我和杨力舟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中国画《太行烽火》。为把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全面抗战时期的内容集中概括于一幅画面之中,我们采用了超时空的创作理念,以立体构成、几何拼贴的手法呼应峰峦起伏的山势,再借鉴敦煌壁画描述故事的方式,将不同故事情节安排在一幅画面中。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等可歌可泣的战斗、生活场景共同组成这幅长7米、高4米的大画。远看,有太行山的巍然气势;近观,领袖与民众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在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中,根据题材内容需要,我们再次仿西域壁画表现形式,描绘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音乐、舞蹈、杂技等文化交流场面,用浓重的色彩和斑驳的肌理效果营造出历史沧桑感。

  回望近百年来中国画的变革之路,我认为在具备现代造型能力的基础上,回归传统绘画对意象的追求,对底蕴的传承,才能实现古典中国绘画样式向现代中国绘画的历史性转变,使其向着既传统又现代的方向发展。中国画的创新发展,必将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我对中国画的明天充满信心。

  

  王迎春,1942年生于山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画研究院创研部主任,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代表作有《黄河在咆哮》《太行铁壁》《太行烽火》等。其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等国内外大奖。出版有《王迎春速写集》《王迎春画选》《春舟水墨世界》等。

 
关键词: 中国画 人物画 太行 中国 艺术
  • 下一篇:北京白瀑寺将传授三坛大戒 报名通道已开启_北京-传授-开启-通道-报名
  • 上一篇:新疆兵团根雕艺人致力钻研根雕技艺化腐朽为神奇_果枝-根雕-阿拉尔-团场-柴禾-化腐朽为神奇-连队-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名师谈艺·范存刚:画当“得意”_绘画-大写意- • 名师谈艺·杨延文: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_艺
• 名师谈艺·马书林:笔有情墨无界_中国画-笔墨- • 名师谈艺·吴悦石:以学问温养书画_书画家-中国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