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让美继续走向大众——《走向大众的美—中国设计期刊文献展》_美育-大众-美术-期刊-中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蔡仕伟</a><ahref="http://www.guoxue.com  浏览次数:1118
核心提示:《美育》1920年创刊号弘一沙门释演音(李叔同)题《装饰》1958年创刊号当我们回溯20世纪,可以看到,“西学东渐”催化了中国传统期刊的转型,期刊成为
《美育》1920年创刊号弘一沙门释演音(李叔同)题《装饰》1958年创刊号当我们回溯20世纪,可以看到,“西学东渐”催化了中国传统期刊的转型,期刊成为

20181019_006

《美育》1920年创刊号   弘一沙门释演音(李叔同)题

20181019_007

《装饰》1958年创刊号

  当我们回溯20世纪,可以看到,“西学东渐”催化了中国传统期刊的转型,期刊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国人很快领悟到这种全新媒介的优势,当时的维新人士更是常常将组织学会、出版图书和创办期刊三者并举。新型期刊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其中美术设计类期刊可谓是一抹亮色。近期,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的“走向大众的美——中国设计期刊文献展”在该馆开展。作为国内首次以“中国设计期刊”为主题的文献展,展览从美术设计期刊的视角,以各个历史时期为主要线索,展现了我国自“美育”概念的提出,新文化、新思潮崛起,国人在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推动带领下,从思维感知到生活体悟,从教育实践到群众推广,“美育”不断探索、蜕变和前进的历史进程。

  “美育”作为清末的新兴思潮,在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倡导下,从论述发表到政令颁布,观念逐渐萌芽,又经过陈独秀、吕澂在《新青年》杂志上对“中国画改良”进行答辩,以及康有为、刘海粟、徐悲鸿等人相继发表论述支持,揭开“美术革命”的序曲,再至1919年以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多人共同发起的“中华美育会”成立,1920年第一份推行“美育”的《美育》杂志创刊,“美育思潮”和“美感教育”借力“新文化运动”的兴盛之势,随着时代发展与演进开始在中国茁壮成长。一方面,以美术教育承担着美育启蒙的作用,另一方面,以期刊为主要普及媒介和关键载体推动着美育发展,两者形成互为观照的景象,达成提倡美育、走向普及、深入大众的共识。

  随后,伴随新美术运动的蓬勃发展,美术设计期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研究油画、雕塑、版画等不同美术领域的学者纷纷成立自己的社团,在组织与运作方面也渐渐完备和成熟,美术领域的“中西融合”转为主动和全面的尝试。这种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在《亚波罗》《艺苑朝华》《艺术旬刊》《艺风》等许多美术设计期刊中都能看到。尤其在上世纪30年代,美术期刊的出版更从学校、艺术社团延伸到各个出版机构,“美育”已不再是大众观念的思变,而渐成时代潮流。这些出版机构同时拥有许多不同类别的刊物,助力社会层面从“观念美”到“时尚美”的进化。例如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美术杂志》、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的《万象》杂志、三一印刷公司出版的《美术生活》杂志等。工商业对美术需求的不断增长,更促使中国商业美术作家协会成立并创办《商美》杂志。这些具体的变化,亦深刻显现出美术工作者对艺术、美术、工艺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思考,这既是“实用美术与设计”走向大众的开端,更是倡导美走向大众的具体表现。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的出版业虽然遭受重创,各类期刊也因此受到影响,但这个时期以漫画、版画为主的美术期刊,却因为最能够迎合对大众进行教育和号召全民奋起的需要,使美术的社会功用得到强化。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美术救国”的理念为现实主义美术发展提供了环境,也进一步推动了民族化艺术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美术思潮从“大众化”到“民族化”,成为推动群众美术活动的要旨,与此同时,和大众日常生活需求相关的工艺美术也发展起来。尤其是1958年9月5日创刊的《装饰》杂志,这份以“工艺美术”为定位的美术期刊,明确以大众的“衣、食、住、行”为关注焦点,以工艺美术的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大众的生活为目的,开创了新中国美术期刊倡导“大众美”“生活美”观念的先河。

  美育走向大众,自倡导发展、实践推广已走过百年,其理念通过期刊这种公开交流的载体向大众进行传播,不仅达到宣传、引导、促进之目的,也记录着美育思想、美术教育和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深刻地反映了“美育与大众”“设计与生活”相互的连结和具体的影响。因此,本次展览从主题的确定、脉络的梳理到展品的选择,无不以此作为策展的主导思想。本次展出的100余种、600余件自1900年至2000年之间重要的美术设计期刊珍贵文献,包括张光宇、张仃、雷圭元、吴劳、丁聪、沈从文等先辈学人在办刊过程中的来信、来稿、版式设计等珍贵手稿,即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期望透过本次展览,从过去的实践中汲取宝贵经验,推动“美育”在当代的再生,助力新时代的美育发展。

 
关键词: 美育 大众 美术 期刊 中国
  • 下一篇:乐山大佛的神奇神秘之处 你真的知道吗?_大佛-乐山大佛-楼阁-能在-保护
  • 上一篇:浙江巧匠“复活”记忆中的书香古城_德清-德清县-县城-东门-巧匠-出了-农耕-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美育遇上短视频,打开一个新天地_美育-视频-审 • 文化评析:美育需要每个家庭投入其中_美育-家庭
•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_美育-艺术-学校-之美-文 • 代表委员手记·王黎光:构建美育教育创新人才培
• 名家看两会: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建立新时 • 壁画之用以美育人_壁画-敦煌-艺术-莫高窟-传统
• 人民时评: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_美育-孩子-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