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壁画之用以美育人_壁画-敦煌-艺术-莫高窟-传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山  浏览次数:189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展,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些流散在海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展,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些流散在海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正在国内多个城市巡展,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些流散在海外、国人难得一见的壁画精品,以再现性复制和临摹的手段从国外大墙上走下来“回归祖国”,既弥补了广大观众的遗憾,也有效保护了中国传统壁画的信息和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壁画艺术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中国传统壁画存世量(包括遗失海外部分)为世界之最,成为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共有财富,为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而积极的贡献。

  中国传统壁画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期便诞生了洞窟和摩崖壁画。内蒙古阴山岩画是我国最早的壁画之一,亦是中国壁画萌芽时期的代表之作。至魏晋以降,汉代北方墓葬壁画逐渐风行,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墓室壁画。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章怀太子墓”和2014年3月西安南郊发现的唐代宰相韩休与其夫人的合葬墓“韩休墓”等系列墓室壁画,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形制规模,都集墓葬壁画之大成,代表了传统墓葬类壁画的艺术高峰。

  古丝绸之路孕育了中国传统壁画,形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壁画艺术的交流与繁荣。早于敦煌莫高窟200至300年,龟兹地区克孜尔石窟壁画就已诞生,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窟壁画。龟兹是我国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是丝绸之路上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和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至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敦煌,见鸣沙山金光万道,和谐吉祥,遂萌发开凿之心,敦煌莫高窟由此诞生。莫高窟是集古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艺术宝库,尤以精妙绝伦的壁画闻名于世。莫高窟虽历经岁月侵蚀和早期人为破坏,至今仍保存历代壁画4.5万多平方米,堪称世界壁画之最。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自古有之,而汉代西域古丝绸之路交通的发达,进一步拓展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维度。敦煌、龟兹石窟壁画所形成的文化艺术交流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古代最早的公共壁画艺术多见于洞窟和寺庙、宫殿、衙署和厅堂以及墓室,大型的如敦煌莫高窟、龟兹石窟、芮城永乐宫、章怀太子墓、韩休墓和北京法海寺、新津观音寺、高平开化寺、石家庄毗卢寺等。这些壁画场所一方面是为政治礼仪服务,同时亦具有美化和装饰殿堂及居室的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精神作用,传统壁画自古就注重精神和美育的功能,内蒙古阴山岩画可谓早期典范:在生命信念和朦胧理想的感召下,古代的芸芸众生怀着虔诚的遐想和生命的悲情,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里创作了许多有关想象和理想的神奇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衍变幻化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绚丽画廊。这是人类史上何等壮观的公众艺术。

  作为中华文化传统艺术门类,壁画艺术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国人提供了高尚的情操、高远的理想与崇尚和谐公正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壁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美学特质的艺术品格和风貌。

  民族美学特质中的“天人合一”“迁想妙得”“解衣般礴”“乘物游心”“含道映物”“澄怀味象”“大象无形”学说,无不外化于整个传统壁画的作品序列中。而传统中国画中“以线造型”“以型写神”“散点透视”及至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气韵生动”“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应物象形”等审美追求和程式规范,都悄然融会贯通于传统壁画的艺术语汇之中,而传统壁画的程式与语言又渗透和影响了中国画的丰富与发展。二者互为影响,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繁荣共生局面。

  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了中国传统壁画的内涵丰富与外延拓展,为本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敦煌壁画最初就具有浓厚的民族审美风范,汉文化基因和血脉的固本,加之西域风格的吸收,使敦煌壁画形成了繁荣共生的开放格局。古代宫廷艺术家和民间画师在壁画创作中以开放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辩证取舍,为我所用”的旨归,扎根中国,交流互鉴,“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精神本源和中华美学特质的传世之篇。

  一部壁画史,就是一部文明史。中国传统壁画宛如一幅波澜壮丽的历史画卷,见证和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进取、发展壮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进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战略目标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院校聚焦传统壁画的研究保护与传播。近期举办的一个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暨作品展,就汇集了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艺术院校的壁画复制与修复作品,全面呈现了中国传统壁画复制与修复研究最新成果。千年壁画走出洞窟和寺庙,以全新的视觉呈现走入展厅,走近大众,实现了艺术服务社会的理想,激活了传统壁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传统壁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起到了精神引领和美育先导的重要作用。而以复制作品和巡展的方式展示与传播传统壁画,让大众在美术馆就能观赏到众多传统壁画,有助于广大民众充分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黄山,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委员)

 
关键词: 壁画 敦煌 艺术 莫高窟 传统
  • 下一篇:广西艺人创作8米巨幅剪纸长卷《歌仙刘三姐》_仫佬族-长卷-广西-剪纸-宜州-河池市-河池-百艺坊
  • 上一篇:中佛协南传佛教福慧袈裟暨福慧书屋捐赠仪式在云南举行_佛教-西双版纳-协会-中国佛教-袈裟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樊锦诗:做好新时代敦煌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 • 文化的交融与互鉴_故宫-敦煌-莫高窟-洞窟-壁画
• 服务不打烊:“云”游莫高窟_敦煌-莫高窟-洞窟- • 艺海撷英:两代艺术家一生敦煌情_敦煌-莫高窟-
• 佛系Vlog丨也许明年,你将在崇州白塔寺看到讲述 • 守望家园:敦煌壁画里的“西游记”_玄奘-取经-
• 郝建文:修补“历史密码” 让壁画成功“复活”_ • 名师谈艺·唐小禾:壁画创作中的文化思考_壁画-
• 她扎根戈壁为国宝造像_莫高窟-珂罗版-敦煌-国宝 • 40余幅中国龟兹壁画亮相韩国 讲述古丝绸之路_壁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