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墙内看花: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_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翻拍-电视剧-改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苗春  浏览次数:815
核心提示:金庸在这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深秋,陆续有数位知名文化人离开我们,魂归道山,岂不令人悲哉。这其中,最年长并引发最广泛震动和哀痛的,是香港的金庸。他是著名报人,
金庸在这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深秋,陆续有数位知名文化人离开我们,魂归道山,岂不令人悲哉。这其中,最年长并引发最广泛震动和哀痛的,是香港的金庸。他是著名报人,

20181105_004

金庸

  在这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深秋,陆续有数位知名文化人离开我们,魂归道山,岂不令人悲哉。这其中,最年长并引发最广泛震动和哀痛的,是香港的金庸。他是著名报人,也是蜚声海内外、有华人处即有其读者的武侠小说泰斗,而更多民众了解他、熟知他,则是通过他的小说改编的那些影视作品。可以说,金庸武侠小说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最大、最好的影视IP,如果没有他的武侠小说作为母本,中国的武侠电视剧、电影创作,恐将面临巨大的缺失,影视史或许将改写。

  1955年,金庸初写武侠小说,开山之作为《书剑恩仇录》,此书成功之后,又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和《射雕英雄传》等作品,十余年间他写下15部洋洋大作,“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越女剑》,华人世界几乎家喻户晓。据悉,1960年,香港地区就将他的《神雕侠侣》搬上银幕,几十年来,金庸作品频频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成为几代人难忘的回忆。许多金庸作品被不断翻拍,有的甚至隔几年就翻拍一次,但每次都有大量海内外金庸武侠小说和影视剧的拥趸,反复比较品评,常年乐此不疲。这其中,83版《射雕英雄传》、94版《倚天屠龙记》、95版《神雕侠侣》、97版《天龙八部》、98版《鹿鼎记》以及2017版《射雕英雄传》,都被粉丝津津乐道。

  上世纪80年代初,广州的一家杂志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金庸武侠小说正式进入内地。1994年,三联书店出版了金庸小说全集。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认为,金庸在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学养,使他超越小说家的能力、视野和襟怀,小说特别适合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其本人善于在影视方面拓展,是金庸武侠小说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自金庸以1元的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电视剧改编版权卖给中央电视台起,以张纪中等为代表的内地影视人,也前赴后继地将金庸武侠小说进行翻拍。每一次改编的电视剧播出,都会引发媒体和观众对原著和电视剧的新一波热潮。“80后”电视人梅子笑回忆青少年时代读书、看剧经历时说,“我从琼瑶小说学会诗意表达和爱情至上,从金庸、梁羽生小说里体会江湖家国。一些民族文化潜意识,比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江湖之远庙堂之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甚至儒释道的和谐融洽,都是他们帮助完成建构的。”

  我国自来有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分,也有经典文化和流行文化之别。数十年来,金庸武侠小说究竟属于前者还是后者,依然存在着争议。但流行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则是毋庸置疑的。风起云涌的流行时代,演客如烟,看客如云,陈平原认为,金庸武侠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作品,比纯文学创作更便于观众、读者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因为纯文学作品往往专注于刻画人物性格、探究人性、触及灵魂,对外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反而不是特别关注。无论如何,60多年来,陶冶读者、成风化人,金庸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剧做到了,至于将来,也会是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关键词: 武侠小说 射雕英雄传 翻拍 电视剧 改编
  • 下一篇:厦门鸿山寺恭逢药师佛圣诞礼拜《药师忏》消灾祈福_药师-延寿-琉璃-众生-如来
  • 上一篇:光明时评:本科转专科是高校建立退出机制的有益尝试_学生-制度-不合格-淘汰-退学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文化评析:萧逸的尴尬与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_武 • 文化评析: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_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