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跟着星云大师学花钱:钱,用了才是自己的_自己的-才是-佛教-用了-购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7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浏览次数:317

编者按:世界上的东西有很多,我们不可能全部都买得完,所以有人说,人生最困难的事,不是在于怎么去赚钱,而是在于怎么花钱。那钱要怎样花才有意义?请看星云大师怎么说!

凤凰网佛教对话星云大师

我负责编辑《人生杂志》前后有6年之久。记得有一次,发行人东初法师说:“钱,用了才是自己的!”这一句话使我终身受益无穷。

从小我就在贫苦中长大,因为没有钱,养成不购买的习惯,乃至养成不积聚的习惯。这习惯对我一生帮助很大。财富是五家所共有,遇到水灾、火灾、贪官污吏、盗贼及不肖子孙,财富转眼成空。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

1951年,我在台湾佛教讲习会担任教务主任,当时有新台币50元的月薪。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因为我从小在丛林中长大,50元对我来说也算是很多了。我每个月拿这笔钱为教室校舍添置教学设备,为贫苦学生购买文具用品,眼看莘莘学子在佛学上有所成长,能为教界所用,感到非常欣慰,这不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吗?

过了两年,我到了宜兰念佛会,每月有新台币300元的供养,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富有了!当时,戴十字架十分盛行,我拿出150元购买银制的卐字项链,与前来听经闻法的青年佛子结缘,希望他们能挂在颈上,代表自己崇高的身份。另外的150元,我则用来订购100份《人生杂志》供信徒阅读。后来,随我学佛的青年有增无减,阅读《人生杂志》的信徒跟着我到处传教,我更进一步地了解到:“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1956年,我放弃了日本大正大学博士班的入学机会,将这笔开销节省下来,后来供慈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人赴日留学。当年正是经济最为拮据之时,很多人都笑我是个没有财务头脑的傻子。结果,他们在学成归国后,均以所学奉献佛门。几十年来,我不断资助年轻佛子念书求学,甚至到国外参学,现在他们陆续成为佛光山的中坚分子。

那些年,我经常往来于高雄和台北,中途在彰化午餐,小店里一碗一元五角的素食阳春面,我付五块钱。人皆怪之,我却感到理所当然。因为那时佛教事业并不普遍,身为佛子,我只是想尽一份微薄的力量,期能抛砖引玉,鼓励商人多从事有关佛教的事业。如此一来,不但商人可因佛教而受惠,也便利了佛教徒购买用品,方便大家吃素,岂不一举两得?

我常到香港,香港的计程车经常拒载出家人,我若乘坐一次都以双倍的车资给他,希望能改变风气。后来,我更将这种理念扩及一些贩夫工商,例如:我到澎湖去布教,往往买了一大堆当地居民兜售的小石子,回来之后却不知道如何处理是好,我到泰北去弘法访问,在小摊子边徘徊良久,左看右看都没有自己欢喜的东西,只得给每个摊贩泰币100元,100多个摊贩都用奇异的眼光看我,我只是实践我“小小布施”的心愿。

我没有购买的习惯,但要买时从未想买便宜货,总怕商人不赚钱。我以为,本着一种欢喜结缘的心去消费购买,将使商人因经济改善而从事产品品质的改良创新。钱,与其购买自己的方便,不如用来购买大家的共有、大家的富贵。如此一来,“钱,用了才是自己的,也是社会大家所共有的”。

35年前,曾经有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因人介绍,前来找我,表示要跟随我学习佛法。那时我自己托身何处都感困难,只有婉言拒绝。但在她临走时我又非常不忍,当下即掏出身上仅有的50元相赠,以为她另寻佛学院,作为学道之资。没想到35年后的今天,她居然以10万倍的捐款作为报答。布施金钱,不是用来买一份虚名,不在于数目的多少,而是以一份诚心来赢得自己的欢喜和自己的心安理得!

反观浊世中,一些人坐拥财富珍宝,出入汽车洋房,一旦死后,生前的所有钱财不但带不走,而且形成后世的祸源,宁不悲乎?正所谓:“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舍万文收,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

金钱如水,必须要流动才能产生大用。如何用钱是一种很深的智慧。用钱最好使大众都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般若宝藏,才能使自己永远享有用钱的快乐。所以,我深深觉得: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

原标题: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文章节选自《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关键词: 自己的 才是 佛教 用了 购买
  • 下一篇:女子自称“菩萨上身” 配草药给癌症患者服用致其死亡_草药-服用-死亡-菩萨-常绿
  • 上一篇:钢笔老王:用一支笔画尽一座城消失的记忆_老街-钢笔-烟台-王相-笔画-画出-老王-百艺坊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 • 耿宝昌:故宫是一所大学校_故宫-瓷器-文物-中国
• 中文人的守正创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20年开 • 古人如何节俭过日子_节俭-日子-自己的-家训-国
• 致以考古学为志业的年轻人_考古学-考古-同学-自 • 致以考古学为志业的年轻人_考古学-考古-同学-自
• 新闻随笔:中传教改,找到了混文凭者的痛点_研 • 追经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课_经典作品-经典-青年-青
• 干部谈读书:走出阅读的“舒适圈”_舒适-阅读- • 干部谈读书:以读书“索道于世”_读书-本领-自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