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春联的魅力_春联-爸爸-走街串巷-的是-用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2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田广学  浏览次数:254
核心提示:小时候,每年正月十五前,爸爸领我走街串巷,品赏谁家春联字体美,谁家春联用词妙的往事,至今难忘。故乡,黑土地松花江中游北岸一个小镇,地处巴彦、呼兰和绥化三
小时候,每年正月十五前,爸爸领我走街串巷,品赏谁家春联字体美,谁家春联用词妙的往事,至今难忘。故乡,黑土地松花江中游北岸一个小镇,地处巴彦、呼兰和绥化三

  小时候,每年正月十五前,爸爸领我走街串巷,品赏谁家春联字体美,谁家春联用词妙的往事,至今难忘。

  故乡,黑土地松花江中游北岸一个小镇,地处巴彦、呼兰和绥化三市县交界点,渐成商贾集散之地,人丁兴旺,镇势渐盛。

  爸爸,小镇一位有名的中医大夫,闲余最大的嗜好是看古书写毛笔字。久而久之,每逢春节到来之前,亲朋好友及街坊邻里,都抱着红纸求爸爸帮助写春联。

  从我记事起,每年腊月二十六七开始,爸爸就进入了一年“最繁忙的时节”——写春联。爸爸写毛笔字虽属自学成才,却不失对艺术的追求。临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帖,我留存至今。爸爸给大家写春联有两大特点:一是十分认真讲究,用他自己的话说,写的春联贴出去不能让人家见笑,不能有损我田大夫的名声。二是用词宽泛,很少重复,一本黄色竖版充满沧桑感的《千家诗》是他写春联的主要“词源”,每年写春联时,翻阅不下百次。

  不知从哪年开始,镇商会每年正月十五都要组织几位颇有文化之人,爸爸也在其中,沿着十字街逐一品赏各家商号与门市的春联,按字体和用词打分,评出前三名,并予以适当奖励。我想,这或许是爸爸写联“求质”与小镇春联“趋佳”的原因之一吧!

  光阴荏苒,小镇商会每年“正月十五品赏春联”早已成了“昨夜星辰”,但爸爸每年春节期间带我走街串巷品赏春联的习惯,一直延续至我十八岁参军离家。

  记得我上初中的1964年春节,品赏中发现两家对门的理发店的春联很有味道,“新兴理发社”的是隶书春联: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古镇理发店”的是宋体春联:虽属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爸爸告诉我,“新兴理发社”刚刚成立不久,不仅店名新,春联也新,不愧“新兴”;而“古镇理发店”,店名和春联都体现了古朴典雅,老味儿可人。两者各具千秋。

  1965年春节,在我就读的镇中学门前,爸爸指着“笔墨书元人间改岁,纸砚告旦天下逢春”的春联说:此联行草字美,用词登高望远,很难得。此联我存记至今。

  流年似水,春去秋来。爸爸已离去多年,然而我接替爸爸为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书写春联的传承,直到我去县城工作为止。在县机关,我依旧坚持为同事们书写春联,并于春节期间习惯式游走于大街小巷品赏春联。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烫金洒银,制作精良的“印刷体”春联,如“墨润生宣”一般,浸染扩充,泼墨手写的传统春联渐渐难觅到踪迹,爸爸留给我的春节走街串巷品赏春联的“良习”也因失去了“市场”而停下脚步……

  如今,村寨的春联往往更多用“财”“福”“金”“富”等词语和清一色金黄印刷体,过去墨宝纷呈、词汇万千的传统春联渐行渐远。所幸还有一些大众佳联,留存至今: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人向安和歌大治,心倾昌隆奔小康。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这些当年与爸爸走街串巷常见的、朗朗上口的春联,至今记忆犹存。

  1990年初,广州《羊城晚报》举办以“春与马”为主题的迎春征联。获得一等奖的春联是:

  南岭梅香迎岁始

  东郊草浅试蹄初

  联中隐去了“春”和“马”字,仅十四个字,盎盎春意和骏马奔腾之势即跃然纸上。

  印象最深的是1985年春,以“长城”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迎春征联一等奖作品:

  水木荣春晖 柳外东风花外雨

  江山留胜迹 秦时明月汉时关

  作者巧妙地把古代诗人李白、虞集、孟浩然和王昌龄的诗句合四而一,浑然集成一副新的精品,阳春白雪,令人赏心悦目。

  春联的魅力,就其雅俗共赏而言,我更偏向一点后者——俗。来自于民间大众,植根于家家户户,回归本真,才会有更加经久和蓬勃的生命力。令人欣喜的是,时下春节期间,城乡偶有手写春联“现身”,每逢此刻,真有“久别重逢”之感,驻足品赏,享乐其中。

  盼望能从某一年春节开始,如爸爸当年带我一样,领着儿孙走街串巷品赏春联,告诉孩子们谁家的春联字体写得美,谁家的春联用典选得妙,让宝贵的春联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关键词: 春联 爸爸 走街串巷 的是 用词
  • 下一篇:江苏兴福寺“华藏界”传灯法会圆满_江苏-法会-华藏-圆满-现场
  • 上一篇:光明时评:为科研服务也应追求“最多跑一次”_科研-工作者-注意力-课题-精简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从吉祥春条开始的新年_春联-新年-都是-孩子-过 • 西牛贺洲的春联_春联-桃符-西游记-也有-风习
• 咸安佛教2019年“善财之家”大学生新春联谊会顺 • 莫砺锋:岁暮怀旧悼宗文_诗词-挽联-书香-离世-
• 上海玉佛禅寺法师免费为市民题写春联_玉佛-春联 • 云南省佛教协会腊八现场:送粥送福送春联_佛教-
• 湖南长沙九溪古寺腊八喝粥攻略:施福慧粥 送春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