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浙江六旬大爷一刀一木刻下双重人生_根雕-树根-木刻-拿起-浙江-木头-六旬-百艺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浏览次数:297
核心提示:中新网嘉兴5月11日电(胡丰盛李典)“那块树根,烧火都没人要,我把它捡回来,雕成了一条盘着的龙。”一说起最爱的“木头”
中新网嘉兴5月11日电(胡丰盛李典)“那块树根,烧火都没人要,我把它捡回来,雕成了一条盘着的龙。”一说起最爱的“木头”
中新网嘉兴5月11日电(胡丰盛 李典)“那块树根,烧火都没人要,我把它捡回来,雕成了一条盘着的龙。”一说起最爱的“木头”,陈春祥就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他的宝贝。

  身为浙江省海宁市国际轮滑运动中心的一名普通保安,陈春祥却爱上了一件与职业完全不搭边的艺术,一开始,妻子并不理解:“一个保安,天天摆弄些木头有什么用。”

  可陈春祥不在乎。在他看来,从保安到根雕手艺人,跨越两个没有任何联系的行业,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契机:“保安工作是工作一天,休息一天。休息的时候,我就到古玩市场逛,慢慢就迷上了根雕。”

  越看手越痒,直到两年前,陈春祥从家附近的东山上带回了一块4斤多重的香樟木树根。几周的敲敲打打后,他家的客厅里便多了一块峻险挺拔、层次丰富的山峰根雕。

  那是他的第一件作品,成功初体验之后,陈春祥开启了他的双重人生路:一日做保安,一日做根雕。

  如果做保安对陈春祥意味着解决生计,那么制作根雕则纯粹因为热爱,陈春祥也乐此不疲地经历着双重身份的转换。

  现在,陈春祥家里,大大小小的根雕作品摆满了四层高的木架子。活灵活现的木鱼、憨态可掬的小鹿、意象悠远的峰林、造型独特的盘龙……在陈春祥的一一介绍下,每件作品背后都有些值得玩味的巧思。

  凭着这一腔热爱,陈春祥用手中的刀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双重人生。

  “你猜猜这是怎么做的。”陈春祥举起一条张着嘴巴的“鳄鱼”,嘴巴里还叼着一条小鱼,想要考考记者。那原本是一块裂开的木头,陈春祥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脑海中就浮现了“鳄鱼吃小鱼”的画面。他三下五除二,把看似“废”掉的木头雕成了如今这般栩栩如生的样子。

  目前,陈春祥已经雕了四、五十件作品,最大的达到7公斤,最小的长度不过10公分。似乎很难想象,这些或可爱、或灵动、或寓意十足的“玩意儿”,是陈春祥靠着几把自制的雕刀、凿子,自己摸索着完成的。

  一位零基础的保安进阶成精通根雕技艺的“达人”,个中辛苦,陈春祥自己最清楚。“我没有任何基础,纯粹靠自学。”陈春祥说,“一开始什么都不会,我就自己研究,山峰的褶皱怎么雕,山林怎么刻,一点点摸索出来。”

  但这些辛苦在他看来,却是值得的:“我就是喜欢摆弄这些东西,爱不释手。”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根雕讲究的是神似。”陈春祥向记者解释根雕艺术的精髓。他拿起一件“龙凤呈祥”作品,向记者展示。那原本是相互缠绕的两根树根,陈春祥依据木头自身形态,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这件让他颇为自豪的作品。

  客厅的一旁摆放着两尊买来的金蟾。陈春祥说,那些流水线上制作出来的雕塑肯定更像实物,但大自然赋予树根各种形态,在此基础上,由自己亲手雕塑,对他来说,更有价值。

  面对痴迷根雕的陈春祥,一开始并不支持的妻子也慢慢改变了态度:“他喜欢根雕,就让他做好了。”

  如今,家里开明的态度让陈春祥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玩”起那些树根。脱下保安制服,拿起雕刀,身份变换间,他享受着自己的双重人生。(完)
 
关键词: 根雕 树根 木刻 拿起 浙江 木头 六旬 百艺坊
  • 下一篇:新论:挖掘国学通识教育的内在价值_国学-教育-经典-主题-发展
  • 上一篇:外国博物馆里的丝绸之路:粟特语书写的丝路历史_中国-铭文-撒马尔-丝绸之路-特人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新疆兵团根雕艺人致力钻研根雕技艺化腐朽为神奇 • 地方根雕非遗传承人:化朽木为“东方明珠”耀眼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