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乐见传统诗词成文化新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定广  浏览次数:1034

  近日,有媒体刊文称诗歌文化正在中国复苏,或将迎来新“诗”纪。的确,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正以其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全国形成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新潮流。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一文化潮流中,青少年逐渐成为主力,在掀起一波波“诗词学习热”的同时,又掀起一波波“诗词创作热”,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写作传统诗词。

  传统文化一度遭到冷遇,但旧体诗词仍在顽强生存。骈文、古文、辞赋、散曲、文言小说等遭冷遇后,逐渐变成研究对象,创作队伍极度萎缩,唯独“旧体诗词”即传统诗词,无论怎么遭受抛弃或打压,一直以来都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创作队伍。诗词伴随国人悄悄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终于迎来今日传统文化复兴、传统诗词创作的春天,证明这一形式确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魅力。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青少年群体的加入成为新的文化现象。青少年乐意主动创作旧体诗词,至少释放了这样一些积极信号: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他们学习创作旧体诗词,自然会加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将会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优秀古典诗词乃至传统文化;他们创作的旧体诗词将来又会成为新的传统文化,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做到生生不息。

  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归功于作为审美文化代表的诗词文化自身的魅力和生命力;其次得益于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顺应时代潮流和大众需要,将传统文化推到大众面前;再次,得益于主流媒体对以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动,尤其是媒体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活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的诗词基因。青少年是一个国家朝气蓬勃的象征,他们成为古诗词学习和创作主体,说明古典诗词符合新世纪文化发展潮流,是新时代的“潮”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旧体诗词创作不像白话诗写作那样容易,需要一定的古典诗词修养。虽然比起经历过文化断层的前一代人,当代青少年在旧体诗词写作上起点更高、更有优势,但由于目前普遍缺少诗词修养较高的教师,青少年整体诗词创作水平不甚理想。在2018年春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词比例大幅增加后,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需要自觉提高自身诗词修养,在诗词文化潮流中“传道授业解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为民族性最强的传统文化门类,诗词的中国式美感已经表现出强大优势。对诗词雅文化新潮的来临,我们乐观其成。

    (作者:李定广,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

 
关键词: 新潮 成文 诗词 传统
  • 下一篇:这两幅价值极高的绘画 其背后故事都与文成公主有关
  • 上一篇:法鼓山心灵环保家庭日 与妈妈心手相印护平安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