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艺境观象:食粽品画过端午_端午-屈原-画家-菖蒲-画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剑武  浏览次数:691
核心提示:“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石榴花开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石榴花开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石榴花开,绿柳低垂,挂菖蒲、品美酒、包粽子……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里道出了端午节来临时,人们喜度佳节的情形。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以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放纸鸢等民俗活动辟邪禳灾、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些构成节日的众多传统文化元素也是画家们创作的常见题材。画家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端午佳节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传达出浓厚悠长的民族文化魅力。

  菖蒲、艾草、大蒜、石榴、枇杷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祈福辟邪的吉利之物,这些都是近现代中国画家在创作端午题材作品时较为常用的元素和符号。将这些吉祥之物置于同一个画面,既要合情合理,又需别出心裁,而“端午”作为艺术创作的传统题材,从古至今多有名家作品范例,故在构思构图上和前人不能“撞车”,笔墨技巧更不能因袭重复,这便非常考验画家的构思和创作能力。

  任伯年的《端午图》以菖蒲、艾草、大蒜、枇杷等为主要描绘对象。作者按照自己的家乡浙江一带端午食鱼的习俗,在画面中加入了一条肥美的大鱼,并用枇杷枝叶遮挡鱼身。艾草、菖蒲等植物位于画面上方,几颗大蒜散落于右下角。画面呈“S”形布局,显得紧凑、自然。画家笔墨干净利落,用笔雄浑有力,创作风格介于写实和写意之间,浓郁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

  齐白石的《端午图》以寥寥数笔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樱桃、荔枝等端午节的应景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酒温果鲜的幸福感扑面而来。画家大写意的笔法恬静超然,画面流露出一股吉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正是因为齐白石继承了文人画的朴素简约,且擅于捕捉生活中的生动细节,往往在平凡的题材中尽显动人之处,将当时趋向低迷的文人写意画推向了新的高峰。

  在端午题材的创作中,丰子恺和贺友直的创作立意与前两者大不相同。丰子恺曾画过多幅端午题材的作品,其中《买粽子》极具代表性,且兼有漫画短小精悍的审美特征。该作以诙谐简练的绘画语言,勾勒出浓浓的市井味道和轻松愉快的人间烟火气。贺友直的《五月初五赛龙舟》则将创作视角聚焦在了端午传统习俗赛龙舟上。作品细致地描绘了三艘龙舟在江上飞驰的景象,飘动的彩旗、飞溅的浪花营造出极强的速度感,龙舟划手们震天的呐喊声仿佛充溢了画面。

  朱乃正的《国魂·屈原颂》以爱国主义的情怀丰富了端午文化的精神内涵。作品以红色为色彩基调,表现出屈原投江前无限的忧虑和愤慨。画面中,写意的笔触在狂风中恣意挥洒,逆风而行的屈原形如枯槁,奔走在汨罗江畔。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屈原代表了文人共有的一种文化心理,千百年来,在众多画家笔下已成为端午文化的代表符号。

  正是有了画家们从不同视角对端午节的历史与习俗进行表现和重释,不断为这个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才让人们对端午佳节有了更多维度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在端午节食香粽、饮美酒、品名画,收获的是诗情画意的惬意享受,油然而生的是那份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作者:黄剑武,系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重庆市非遗保护协会理事)

 
关键词: 端午 屈原 画家 菖蒲 画面
  • 下一篇:防瘟避疫说端午_端午节-布袋-母亲-泽州-小镇
  • 上一篇:阿成:五彩线兮端午节_端午节-屈原-艾蒿-早市-母亲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端午节始源新解_端午节-炎帝-这一-蚩尤-先民 • 今日谈:品悟端午文化内涵_端午-疫情-防控-习俗
• 评论员观察: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_端午节- • 古韵新咏:端午说_端午-节气-祈福-忠良-汨罗
• 防瘟避疫说端午_端午节-布袋-母亲-泽州-小镇 • 阿成:五彩线兮端午节_端午节-屈原-艾蒿-早市-
• 端午乡思_端午-粽子-艾草-端午节-黄米 • 付秀莹:五月榴花照眼明_粽子-端午-黄米-端阳-
• 沈书枝:端午的吃食_粽子-端午-绿豆糕-菖蒲-苋 • 叶炜:不变的主题_母亲-端午节-故乡-我是-也不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