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沈书枝:端午的吃食_粽子-端午-绿豆糕-菖蒲-苋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沈书枝  浏览次数:661
核心提示:家乡的端午,节氛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比之全国,多是些普通的习俗。插艾叶菖蒲。艾叶在菜园中阴凉的一角长着,年年春天发出,爸爸不去管它,到端午时已长得很高,粗壮健
家乡的端午,节氛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比之全国,多是些普通的习俗。插艾叶菖蒲。艾叶在菜园中阴凉的一角长着,年年春天发出,爸爸不去管它,到端午时已长得很高,粗壮健

  家乡的端午,节氛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比之全国,多是些普通的习俗。插艾叶菖蒲。艾叶在菜园中阴凉的一角长着,年年春天发出,爸爸不去管它,到端午时已长得很高,粗壮健硕。端午一早,就去用芒镰刀砍几枝回来。菖蒲气味强烈,碧叶似软剑,长在水塘中,整株从水里拔出,连一小截根,洗净带一层釉白。从前我们都还住土墙瓦屋的时候,大门框边的墙土总会慢慢裂缝、脱落,端午艾叶就插在这门框高处的缝隙中。一边插几根,菖蒲叶子从中分开,就骑在艾枝上。两层的水泥楼房兴起后,门框和墙之间不再有缝隙,艾枝和菖蒲就直接靠在门边,“蒲剑艾旗”高悬的景色不复得见,动人的情味也减损了些。

  包粽子,家家户户都包,从端午前几天就预备起,街市上买来粽叶、饭豆。箬竹叶宽大厚实,一张一张捆作碧绿一捆,都号称是从山上打来的老粽叶子。我小的时候,很惊异于这样大的竹叶,想摘一柄把玩而不可得。现在市场上很少有真正山上打来的粽叶了,多是自己家在门口种的,就连乡下也多了许多箬竹。妈妈总说这粽叶不如从前山里的老粽叶有香气。包白粽子、饭豆粽子。白粽子只用洒了一点盐的糯米,饭豆粽子则是在糯米里掺了些许饭豆。饭豆比赤豆稍大,形如弯月,色泽微红而有白斑,煮熟后质地细粉,很得人喜欢。我小时候喜欢饭豆粽子,每年端午妈妈上街前,必告她记得买饭豆。包粽子,把两张粽叶半叠在一起,卷成一个冰激淋甜筒模样,里头插一根筷子,抓几把米填进去,筷子捣一捣,再添一点米进去。把上面的粽叶压下来,像猪笼草的盖子那样往下一压,多余的粽叶往旁边一扭,大台子(八仙桌)下面的档上绑上一截麻线绳,往麻线绳上一系,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系到十来个,一截麻绳用完,再用剪刀剪下来,丢到大台子上。粽子很快堆满一堆,冒出尖尖的头。

  晚饭后煮粽子。饭豆粽子是太好吃了,不把最后一个饭豆粽子吃掉,我们不甘心于吃普通的白粽子。那些年妈妈总是在我们吃饭豆粽子时默默剥开一只白粽子,倘若我们问,她就说:“妈妈不喜欢吃饭豆粽子。”或是:“妈妈喜欢吃白粽子。”我们竟然也就相信,不再深究。至于爸爸呢,他不吃一切糯食的东西,连一个粽子也不吃。

  除开粽子外,端午那天不可或缺的吃食还有:绿豆糕、咸鸭蛋、黄蟮、红苋菜、黄瓜。绿豆糕也是小孩子的恩物,一年中只有端午这一天能吃到,因此很珍贵。扁扁一盒,分上下两层,每层切作若干小块,中间用一层白纸隔着。这绿豆糕浸满了油,绿如翠玉,吃起来甜甜的,香香粉粉,非常好吃。离乡后我吃外地所谓少糖少油的“健康绿豆糕”,总觉得怅然若失,这样的绿豆糕有什么好吃呢?咸鸭蛋则是自己家所腌。山上挖来红土,和水拌得细匀,和盐一起裹鸭蛋,一颗一颗码在坛子里,收到阴凉地方。吃的时候拿几颗到塘里洗净,砖红的土色洗去,露出下面玉白或淡青的鸭蛋壳。

  黄蟮、红苋菜、黄瓜,也都是端午时应季的食物,是“五红”之几种。这时候苋菜和黄瓜都刚上市不久,口感锋嫩。此外便是烧大蒜吃。整颗蒜头用纸包好,饭烧好后,埋进锅洞的余烬里去煨。待估摸着熟透了,用火钳掏出来,外面纸已烧得黑了,剥开来,一股热气冒出。烧熟的大蒜香喷喷、软糯糯,完全没有生大蒜的刺激性气味。我们相信端午吃了烧大蒜,夏天就不会“发痧子”(中暑)——农村盛暑中下田做生活,是很容易“发痧子”的。这习俗因此如同周作人《儿童杂事诗》里写绍兴立夏“吃过一株健脚笋,更加蹦跳有精神”一样,很是寄托了一些现实的祈望在其中。

 
关键词: 粽子 端午 绿豆糕 菖蒲 苋菜
  • 下一篇:成都文殊院空林佛学院发布2019年招生简章_招生简章-佛学院-成都-进阶-佛教
  • 上一篇:艺坛走笔:提升书法艺术人文精神_书法-人文精神-书家-经典-书法艺术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端午乡思_端午-粽子-艾草-端午节-黄米 • “粽”在儋州与众不同_儋州-粽子-糯米-味道-情
• 付秀莹:五月榴花照眼明_粽子-端午-黄米-端阳- • 旅游漫笔:端午岂止粽飘香_粽子-端午节-母亲-端
• 肖复兴:端午五谈_端午节-端午-天坛-粽子-桑葚 • 阎崇年:每逢端午忆儿时_粽子-端午节-鸡蛋-燕儿
• 端午的色香味_端午节-屈原-端午-粽子-菖蒲 • 乌鲁木齐法明寺端午前夕关爱老人_乌鲁木齐-赶制
• 乌鲁木齐法明寺端午前夕关爱老人_乌鲁木齐-赶制 • 知味斋:壮乡的年粽_粽子-糯米-广西-江南-的是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