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也说诗_屈原-写诗-诗人-文宗-离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荆培运  浏览次数:740
核心提示:中国是诗的国度,名篇名家太多,但真正写得好的,大多是“业余作者”,是那些把写诗当作“余事”的人。屈原之前,诗人留下姓名的极少。《诗经》大部分是集体“创作
中国是诗的国度,名篇名家太多,但真正写得好的,大多是“业余作者”,是那些把写诗当作“余事”的人。屈原之前,诗人留下姓名的极少。《诗经》大部分是集体“创作

  中国是诗的国度,名篇名家太多,但真正写得好的,大多是“业余作者”,是那些把写诗当作“余事”的人。

  屈原之前,诗人留下姓名的极少。《诗经》大部分是集体“创作”、官方当作“民意”收集起来的。屈原以后,汉乐府以及后来的南北朝乐府,仍沿用此例。不过,“出名”的诗人渐渐多起来,他们大部分是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平民百姓玩诗的基本没有。

  比如屈原,身为楚国大臣,立志富国强兵,一度得到楚王的信任,正准备大展拳脚,却被馋臣陷害,身遭流放,满腹“离骚”、忧国忧民,写下了不朽的诗篇。假如屈原仍受信用,政务繁忙,哪来的功夫写诗!

  再如陶渊明,穷得要饭,但他的曾祖却是东晋头号名将陶侃,他完全可以出仕做官,事实上他也当过彭泽县令,因为受不了官场习气,加上看透了篡弑成风的政治形势,才归隐山林。陶县长写诗,不是为了出名,只是宣泄一下胸中的郁闷。就是李白杜甫,也没把写诗当成正经职业——当时许多“有才”的人不愿参加科举考试,希望通过写诗“一日声名动九重”,获得达官贵人的举荐,直接进入仕途。可是,错过“高考”后果是严重的,没有“学位”,李白弄了个供奉翰林,杜甫在工部“参公管理”了一阵,加上战乱,什么“长啸一声安天下”、什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统统落空。

  把写诗当成职业且名气较大的,略后于屈原的宋玉算一个;李贺只能算半个——因为父亲名为“李晋”,为避父讳,李贺不能参加“进(与“晋”同音)士”考试,也就做不成官,只好转行当诗人。南宋的姜夔算一个,陆游算半个。陆游本想“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但他“高考”成绩虽好,军政才干并不突出,韩侂胄北伐惨败,证明当时那帮主战派(陆游在其中)本事一般。陆游后来回到山阴,“老住湖边一把茅”,躬耕田亩,不停地写诗,高产达几千首。但说实话,这几千首当中,足以留传于世的占比很低。

  唐文宗喜欢诗,想专门设立“诗学士”,大臣李珏说:“今之诗人浮薄,无益于理。”文宗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按说唐代诗人基本上属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行列,“浮薄”的不多,高适都混到大军区司令员一级(节度使),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等都相当于部级干部,写诗态度很端正,没有“开都河畔与一只蚂蚁共度一个下午”或“穿越大半个中国来睡你”这样的“创作”,但李珏一句“浮薄”,还是让文宗闭了嘴。可见就连爱诗的唐文宗也不得不承认,诗人大多“浮薄”。

  都说“一只苍蝇坏了一锅汤”,诗人跟“浮薄”挂上钩,怪只怪那么多“只”。

  比方说庾信,标准的“文二代”,诗文写得相当漂亮,人品却很一般。当初他奉梁武帝之命,守卫首都建康朱雀门,抵挡侯景叛军。紧要关头,庾诗人正嚼甘蔗(估计是紧张,找东西压一压),一箭射来,击中门柱,庾诗人魂飞魄散,甘蔗“应弦而落”。

  庾诗人不光甘蔗掉得利索,溜得更利索,弃军逃走,朱雀门自然守不住,侯景舒舒服服地进了城。“庾跑跑”后来奉命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庾跑跑”成了“庾开府”,作文说,侯景之乱是“大盗移国”——这是弥天大谎,侯景攻陷建康,一靠大批释放北人在南为奴者和土著奴婢壮大队伍,二靠“庾跑跑”这种人帮忙。对此,“庾跑跑”闭口不提。

  “庾跑跑”还不是最“浮薄”的,阮大铖钱谦益等辈,那才叫一个“贱”。有这么一帮人混在“诗协”里,叫人不说他们“浮薄”也难。

  “唐初四杰”风光无限的时候,名将裴行俭就说:“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杨子稍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幸矣。”果然,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等皆不得善终。魏文帝曹丕素以诗文自负,一次,孙权派手下赵咨出使魏国,曹丕问:“吴王颇知学否?”赵咨回答道:“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丕挨了一闷棍,却不好发作。

  战地黄花分外香。立言立德立行,屑玉吐珠、自然天成。没有生活基础,一味矫揉造作玩弄词句,虫吟草间而已,何诗之能为!

  除了这个“定律”,中国古典诗词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写离愁的篇章特别多。

  “日之夕矣,牛羊下括。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廖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离愁别绪写得这么感人,有原因。

  中国人家庭观念乡土观念很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特别不愿背井离乡。迟迟吾行矣,去父母之邦也——连圣人都这个样,一般人更不用说了。加上咱国家一贯大,“江山寥落,居然有万里之势”,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不让那些有文化的远行人写两句,你想憋死人家?反过来说,如果咱一直小国寡民,大家出个差从个军上个班都方便,那些离愁别绪就难得一见,或者就是写出来也不怎么惨。彭斯怀念苏格兰高原,诗还写得相当轻松愉快呢!原因就是他的国“小”,所谓“远行”在咱们看来就是串个门。而俄罗斯民歌的离愁别绪,跟咱相比,就“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大有大的难处。

 
关键词: 屈原 写诗 诗人 文宗 离愁
  • 下一篇:书里书外:守护文化传承的金种子_版本-出版-新中国-文化-传承
  • 上一篇:祖国的厚土艺术的源泉——再读吴冠中先生《望尽天涯路》感怀_自己的-艺术-祖国-绘画-巴黎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艺境观象:食粽品画过端午_端午-屈原-画家-菖蒲 • 阿成:五彩线兮端午节_端午节-屈原-艾蒿-早市-
• 五月秭归_屈原-秭归-龙舟-峡江-凤凰 • “楚辞”与“楚歌”_楚辞-诗歌-楚国-屈原-刘邦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忆海子_海子- • 没有湖北,哪来中国诗?_湖北-屈原-中国-李白-
• 端午节,独为纪念屈原么?——摘自《藏在节日里 • 端午的色香味_端午节-屈原-端午-粽子-菖蒲
• 从汉字、汉语入手,全面拯救中华文化_汉字-汉语 • 角黍龙舟话端午(下)_端午-屈原-龙舟-竞渡-诗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