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五月秭归_屈原-秭归-龙舟-峡江-凤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王剑冰  浏览次数:334
核心提示:一没有想到,三峡大坝不远处就是屈原故里秭归。由于大坝的缘由,这片水域格外清阔,就像一汪碧湖,碧湖两岸全是公园般的景致。上边一条云带,中间一条林带,下
一没有想到,三峡大坝不远处就是屈原故里秭归。由于大坝的缘由,这片水域格外清阔,就像一汪碧湖,碧湖两岸全是公园般的景致。上边一条云带,中间一条林带,下

  一

  没有想到,三峡大坝不远处就是屈原故里秭归。

  由于大坝的缘由,这片水域格外清阔,就像一汪碧湖,碧湖两岸全是公园般的景致。上边一条云带,中间一条林带,下边一条水带,左岸的秭归新城,白色的建筑层层叠叠,完全一派峡江风韵。秭归老城原来较低,已经淹没在了水底,整座县城后建于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屈原祠,早于唐代的屈原祠,因三峡工程进行了搬迁复建,现在屈原祠高耸于凤凰山上,仍保持原有的传统工艺与民间特色。一层层攀援而上,清一色的石木结构颇感端肃,青白与暗红的色调,突出了凛然氛围。

  车子经过大坝,从保护坝上过来就到了秭归。秭归守着中国第一大河,该着是一位伟大诗人的故里。在秭归行走,有一种新奇也有一种激动。街道两边的老屋,依然是石头、青砖、木头和瓦的艺术组合,越往深处,越能感受到那些人物走兽的雕刻反映出来的峡江历史。无论是楼堂馆所,还是店铺招牌,到处都有与屈原相关的符号。随便问一个人,都会感到他们作为屈原老家人的自豪,而且都能讲出屈原的故事甚至念出屈原的诗句。

  皓皓日月,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尤其他所留下的一首首诗篇,可称旷世珍品。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苏轼对他也是感佩之至:“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多少年来,文人骚客无不以《离骚》为文学高峰,孜孜以学。鲁迅如此评价: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离骚》实可谓情思馥郁,气势奔放,以鲜明的个性光辉,表达了屈原的理想与痛苦,追寻与热情,熔铸了屈原的整个生命。

  二

  屈原不愿与世同流合污,将自身归隐于水。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深深地怀念他。现在他就站在凤凰山顶,东望一江春水。楚人尚凤,不断见到凤鸟的图案,当地房屋建筑上,也都有凤凰雕塑。屈原气节高拔,品格超群,“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让屈原祠高居凤凰山,也是众望。

  这里的人说,屈原投江之后,江边洗衣的姐姐听到了水中有叫“子归,子归……”姐姐回去诉说,便有了划船投食以祭的行为。《屈氏宗谱》中说屈原的妻子邓夫人,每年五月初五这天,都要向汨罗江中抛投食物。屈原的墓冢,一处在汨罗,一处在秭归。

  在迁移镜头中,我看到一幅船民扛着龙头的照片。那不是普通的船上装饰,是龙舟的标志。秭归人不舍古老的传统,他们将划了多少代的龙舟带到了新址。我在一座座祠堂,找到了那些祖辈相传的宝物,宝物上描金涂银,系着红布带子。在秭归,龙舟显得十分重要。屈原祠前,人们怀念他们的先人,每年都举办划龙舟活动,鼓声与口号的每一声震响,都像是“子归,子归”的呼唤。“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明代诗人边贡在《午日观竞渡》中描写的,便是赛龙舟的情景。

  峡江人为了纪念屈原,留下了多种习俗,一位老者说,在五月初五,会在屈原庙设祭坛,拜祭屈原,并以竹筒贮米投水,呼唤屈子魂归。还有骚坛诗会,自明代起,就由读过私塾的自发组织,吟诵楚辞或诗词唱和。那个时候,家家都挂艾蒿菖蒲、扎香袋、吃粽子、喝雄黄酒。我知道,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已经不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是陆游描写的宋代江南端午的情景。端午节,不仅是一种纪念,还是一种寄托,一种呼唤,一种向往,一种信念,它使人驱灾辟邪,使人团结奋进,使人乐观向上。

  端午节快到了,有人已经在准备苇叶,有人在采集艾草,有人给龙舟再刷一层桐油。能够想象到,端午那天,会有怎样的一种气氛,怎样的一种热闹。

  三

  站立凤凰山望那重重叠叠的云,重重叠叠的山,感觉这一片天地的浑厚与博大。到处是白色的山橘花,橘是秭归特产,屈原在这里亲植的橘园叫颂橘坡,人们不会忘记他为橘写下的不朽诗篇。还看到翠绿的竹,如丛丛张开的凤尾。一种像荼的植物,当地人管它叫巴毛草。如火的草,笔一般涂写着蓝天。屈原是爱花草的,他善以美人香花喻君子,以恶木秽草讽小人。五月的秭归,漫山遍野展现各式各样的艳丽,江边上,竟然还有簇簇绽放的樱花。江水如此地亲近,如此地清澈,根本想不到这是一片一百多米深的高峡平湖。灿然的阳光里,各种花瓣在风中飘洒着,翻飞着,为秭归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调。

  从屈原祠出来,竟然看到一群小学生,站在平台上,列队向这位神仙级的人物致意。这里的人说,经常会有一群群的人走来敬拜。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原的思想,屈原的纯粹,屈原的诗性,屈原的追求,无不为人所景仰。那些孩子身穿青色的服装,显得整齐又郑重。他们一同朗诵起了屈原的诗句,那诗句随着一群鸟跃上了凤凰山顶。山顶上,似看到三峡的风流才子,仍然是“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怀着山河的信仰,在云间飞升。

 
关键词: 屈原 秭归 龙舟 峡江 凤凰
  • 下一篇:阿成:五彩线兮端午节_端午节-屈原-艾蒿-早市-母亲
  • 上一篇:文化评析:儿童阅读是全社会的事_儿童-阅读-孩子-他们的-文学作品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艺境观象:食粽品画过端午_端午-屈原-画家-菖蒲 • 阿成:五彩线兮端午节_端午节-屈原-艾蒿-早市-
• “楚辞”与“楚歌”_楚辞-诗歌-楚国-屈原-刘邦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忆海子_海子-
• 没有湖北,哪来中国诗?_湖北-屈原-中国-李白- • 也说诗_屈原-写诗-诗人-文宗-离愁
• 端午节,独为纪念屈原么?——摘自《藏在节日里 • 端午的色香味_端午节-屈原-端午-粽子-菖蒲
• 从汉字、汉语入手,全面拯救中华文化_汉字-汉语 • 角黍龙舟话端午(下)_端午-屈原-龙舟-竞渡-诗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