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市场:
  • 入驻机构
  • 学者投稿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国学人生
  • 国学培训
  • 国学万象
  • 机构注册
  • 国学商城:
  • 传统汉服
  • 中正汉服
  • 明品居饰
  • 美容健身
  • 仪礼艺术
  • 民俗特装
  • 海宇天堂
  • 商家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培训 » 要闻 » 正文

名师谈艺·文洁若:翻译没有捷径_翻译-语言-作品-润色-工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8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文洁若  浏览次数:739
核心提示:我认为,翻译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去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既努力保留原作神韵,又有所润色,促进民族间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几十年来,我把大
我认为,翻译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去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既努力保留原作神韵,又有所润色,促进民族间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几十年来,我把大

  我认为,翻译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去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既努力保留原作神韵,又有所润色,促进民族间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   

  几十年来,我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翻译工作上。我对生活的要求比较简单,唯一喜欢的就是翻译和写作。很多人都觉得翻译很辛苦,我却乐此不疲。

  小时候,我随身为外交官的父亲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父亲很重视子女教育,关心我们的学习。这些经历对我后来从事日文翻译工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日本文学作品在我的译作中比重最大。我今天取得的成绩和父亲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

  我很多作品和萧乾合译完成。萧乾强调翻译要注重“神”而不是“形”,反对直译、硬译,强调无论翻译什么首先要掌握原著基本内涵。我们在共同翻译作品时,萧乾常常细心指导我,对我的译文明确表达意见,我从中获益良多。

  翻译没有捷径,只有平时多看书,勤学苦练。《尤利西斯》是乔伊斯代表作,作为意识流小说,其文体、语言等都很难处理,全书夹杂着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法文等多国语言,有时一句话就包含了希腊文、拉丁文、梵文。除此之外,作者还经常使用方言、古语以及生僻词,为翻译工作带来不少难度。为此,我和萧乾合译时读了很多书,一边看一边摘抄,对做好翻译帮助很大。

  在做翻译时,我们特意研读了《中国历代文选》,试图用多种语言风格呼应乔伊斯复杂的文体。为尊重原著风貌,我们在翻译时奉行“一个零件都不能丢”原则,努力做到“信、达、雅”,在忠实原文基础上润色,将原著中晦涩难懂的语言处理得流畅易懂。

  我一直坚持挑选那些能够反映人性、从思想上对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优秀作品进行翻译,目的是向我国读者介绍优质的精神食粮。萧乾曾说:翻译是跨越地域、种族和语言的活动,拥有文学创作所不具备的功能。翻译能促进民族间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实现民族间的对话;翻译并不是单纯的语言转录,而是要把其背后的文化理念表现出来,使读者在精神上有所收获。

  做了这么多年翻译工作,我没有总结出高深的理论。我认为,翻译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去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既努力保留原作神韵,又有所润色。当然,做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译者不但要对两种语言都能驾驭自如,还要深入了解两国历史文化。外文很好,中文表达能力不行,就不能准确表达原意;中文很好,不精通外文及其文化背景也容易出问题。

  做好翻译工作,还要了解作品语言风格,对作者生平经历、思想观念有深入、系统研究,要坚持不懈地阅读。我在翻译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和井上靖的作品之前,先认真阅读巴金、沈从文、郁达夫、老舍等作家的小说,力求使译文语言贴近文学大家的气质和风格。翻译中遇到陌生词语时,我会查各种字典,确保准确理解词义之后,还要根据作品中的具体语境来揣摩更细微的含义。为确保不出差池,我一直坚持用传统手写方式从事翻译工作,这样虽然很累,但是心里踏实。

  现在科技发展得很快,人类研制的机器人不仅能下棋,还能把人类打败。语言方面,人们只要对着手机软件或者翻译机说中文,马上就能翻译成所需的外语。不过我认为,翻译是科技所不能代替的创造性劳动,它融入了很多个人见解和理解。文学翻译者只有真正理解作品,才会有感觉,才能融会贯通,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翻译。

  我有一个习惯,喜欢在译后进行总结,整理自己对作家作品的认识、写感想感悟。目前还有几部翻译约稿没有做完,我要继续努力工作,像萧乾那样写到拿不动笔为止。

  (吴江涛采访整理)   

  文洁若,1927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编审,现为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自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译介14部长篇小说、18部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共800余万字。代表译著有《莫瑞斯》、《春雪》(合译)、《天人五衰》、《杂忆录》、《五重塔》、《尤利西斯》(合译)等。

 
关键词: 翻译 语言 作品 润色 工作
  • 下一篇:书里书外:让原创图画书滋养更多孩子的童年_图画书-中国-儿童-创作者-创作
  • 上一篇:新语·我的悦读:读书不需要刻意_书籍-阅读-读书-更有-却在
 
[ 国学培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国学培训
• 五洲茶亭:翻译的力量_翻译-译者-文字-中国-自 • 墙内看花:合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_汉学家-中
• 新闻随笔:在翻译界倡导工匠精神十分必要_翻译- • 崔益华:《中国佛性论》翻译工作很“烧脑”_佛
• 崔益华:《中国佛性论》翻译工作很“烧脑”_佛 • 对话弘恩法师:汉传佛教经典翻译 中国僧众不能
• 对话弘恩法师:汉传佛教经典翻译 中国僧众不能 • 净因法师:打造优秀翻译团队 让中国文化真正走
• 净因法师:翻译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_佛 • 净因法师:打造优秀翻译团队 让中国文化真正走

 
推荐图文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时12载创作12生肖壶贺岁_春雷-宜兴-潮州-贺岁-生肖-鼠年-创作-百艺坊
  • 手拉壶大师张瑞端:历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动 形出器成_坯子-纹样-烧制-陶器-陶艺-固安县-泥巴-百艺坊
  • 河北王秀制陶:手随心
推荐国学培训
  • 写在故宫六百年苏轼主题书画特展闭幕之际——苏东坡从未离去_苏东坡-的人-是一个-自己的-诗文
  • 古韵新咏:重阳说_重阳-长寿-茱萸-远游-登高
  • 记录叶嘉莹的诗词人生_水月-影片-在手-诗词-物件
  • 文化只眼:戏曲电影如何守正创新_戏曲-电影-京剧-武戏-舞台
  • 金台论道:古建保护有了新思路_保护-古建筑-损毁-转让-价值
  • 三任院长讲述与故宫的故事:半个世纪的故宫情结_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保护-筒子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_空间-文化-城市-居民-社区
  • 提升博士教育质量须加强博导岗位管理_博导-博士生-培养-博士-导师
  • 一字一词捕捉时代风采_字典-新词-新华-修订-增补
  • 见仁见智:影视助力“非遗”出圈_观众-创作-影视剧-名录-酱菜
点击排行
最新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限时抢购
会员中心
帮助中心

@1999-2020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备案、增值电信业务及相关证书:
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辽B2-20200512 ..
辽ICP备2020011636号 京公网安备号:11011202002443号

技术支持:新国学网(大连)文化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